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20-03-16 浏览次数:1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

    A . 价格便宜 B . 熔点高 C . 烹饪的食物中留有铁元素 D . 导热性好
  • 2. 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 )

    A . 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 . 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 . 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 . 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 3.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

       

    A . 青铜 B . C . D . 生铁
  • 4. 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 . FeSO4溶液、Cu、AlCl3溶液 B . CuSO4溶液、Fe、AlCl3溶液 C . 稀盐酸、Fe、Cu、Al D . FeSO4溶液、Al、Cu
  • 5. (2016九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 . 硫酸锌ZnSO4 B . 氯化镁MgCl2 C . 氯化铁FeCl3 D . 硫酸亚铁FeSO4
  • 6. 将盛有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天平平衡,向右盘加入金属锌,左盘加入与锌等质量的金属镁,充分反应后,两边的酸都有剩余,则此时天平的指针指向为分度盘的(   )
    A . 左边   B . 右边   C . 正中   D . 无法确定
  • 7. 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加盐酸   B . 测密度 C . 加硝酸银溶液   D . 看颜色
  • 8. 欲将80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要加水(   )
    A . 800 g   B . 80 g   C . 8 g   D . 0.8 g
  • 9. 某溶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   )
    A . 沸点   B . 导电性 C . 颜色   D . 水分子的构成
  • 10. 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
    A . 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 B . 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污 C . 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染的圆珠笔油 D . 各种日常洗涤剂、化妆品的配制
  • 11.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t℃时的饱和溶液 B . 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 12. (2018·枣庄模拟) 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进行选种.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设温度保持不变).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 . 食盐水在空气中变质而不能继续使用 C . 溶液依然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 . 水分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 13. (2019九上·新泰月考)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 . 烧开水时,沸腾时有气泡逸出 B . 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 C . 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 D . 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 14.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NaCl

    35.7g

    35.8g

    36.0g

    36.3g

    Na2CO3•10H2O

    7g

    12.5g

    21.5g

    38.8g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说法:①碳酸钠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②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20℃﹣﹣30℃之间  ④从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填空题
  • 15. 下列金属:A.铝B.铜C.锌D.钛(用序号填写)

    ①白铁的表面所镀的金属是

    ②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材料是

    ③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造船工业的是

    ④常用于制造电线的是

  • 16. 我们知道,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据此填空:
    1. (1) 因为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性;
    2. (2) 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
    3. (3) 因为石墨具有性,所以能做电极、电刷;
    4. (4) 因为金属钨的高,所以用作电灯泡的灯丝。
  • 17. 工厂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画线,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8. 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③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 19. 粗盐提纯的实验中:
    1. (1)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不溶性杂质,下列操作符合题意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过滤        ②溶解        ③蒸发

    2. (2) 过滤后所得的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任写两种)
  • 20. (2016九上·明水期中)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不变”、“上浮”或“下沉”).其依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苯甲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它是一种片状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25

    50

    95

    溶解度g

    0.17

    0.95

    6.8

    某同学为了提纯某一苯甲酸样品(其中含泥沙等难溶于水的杂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取样品约1g放入烧杯中,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发现样品几乎没溶解,原因是
    2. (2) 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将样品充分溶解后,在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 (3) 将所得滤液,使苯甲酸以晶体形式析出,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甲酸晶体。
  • 22.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 (1) 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 (2) 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3. (3) 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三、实验题
  • 23. 常温下,向盛有几小粒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饱和硝酸钾溶液,并固定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

    小军同学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并搅拌,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猜测,小军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请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 24. 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图片_x0020_528129441

    试回答:

    1. (1) 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g.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
    2. (2) D操作应选用mL 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处保持水平。
    3. (3) E操作的作用是
四、简答题
  • 25. 用两种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化学方程式,(提示:铜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反应)

    方法一: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方法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