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0-02-20 浏览次数:2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共50分)。
  • 1.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滴水成冰 B . 西瓜榨汁 C . 石蜡熔化 D . 白磷自燃
  •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 . 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 米酿成醋 D .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 3. 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做反应器的是()
    A . 量筒 B . 烧杯 C . 锥形瓶 D . 烧瓶
  •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C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D . 点燃酒精灯
  • 5. 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 . 全部 B . ②④⑥⑧ C . ①②③④⑦⑧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
  • 6.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B .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D .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 原了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 .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 . 原子如果得到电子就变成阴离子
  • 8. 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 . 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 .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 .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 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9. 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 . 氧化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以上三种都不是
  • 10.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
    A . 是否能构成物质 B . 化学变化中是否能再分 C . 质量和体积大小 D . 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11. 下列物质与化学符号完全符合的是()
    A . KClO3  氯酸钾  WO3  三氧化钨  O3   氧气 B . KMnO4    锰酸钾  H2O  水  S  硫 C . CuSO4  硫酸铜  Fe2(SO4)3   硫酸铁  He  氦气 D . CaNO3  硝酸钙  FeO  氧化亚铁  H2  氢气
  • 12. 安徽省盛产茶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绿茶享誉海內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 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分子含76个碳原子 C . 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D . 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 13. 右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 .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D . 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14.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 15. 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 H2 B . O C . He D . CO
  • 16. 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 . 2个氮分子:2N B . 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C . 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D . 4个氢原子:2H2
  • 17. 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有物质()
    A . B . C . D .
  • 18. 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 .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19. 下列氧化物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少的是()
    A . Na2O B . MgO C . SO2 D . CO2
  • 20. 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 . 4:19 B . 3:5 C . 1:3 D . 2:17
  • 21. 下列装置操作图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
    A . B . C . D .
  • 22. 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 . H2 B . ClH C . HCl D . ClO
  •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 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C .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能拆开的 D . 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固体,所以在只要生成物是固体就必须标↓
  • 24.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人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21% B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 .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25.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5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20

    20

    A . a一定是反应物 B . x+y=20 C . 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x≤30 D . 反应生成c与d的质昌比为2:1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 26.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空气;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 (2) 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
    3. (3) 属于混合物的是
    4. (4) 属于单质的是
    5. (5) 属于固体氧化物的是
  • 2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钠离子
    2.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3. (3) “Fe2+”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是:
    4. (4) 硫酸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
  • 28.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 (2) 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3) 高锰酸钾制氧气:
    4. (4) 水通电分解:
  • 29. 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 (2) 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序号,下同)
    3. (3) 表示阴离子的有
    4. (4) 表示阳离子的有
    5. (5) 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 30.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 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2. (2) 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 (3) 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4. (4) 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该水属于(填“软水”或“硬水”),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
三、实验题(共2个小题,共15分)
  • 31. 根据下列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其中相对较好的方法是
    3.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4. (4)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5. (5) 若通过B装置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即将结束时,应先,后,原因是
  • 32.                   
    1. (1) 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2. (2)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种类①分子数目⑤元素种类⑥物质种类

    3. (3) 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晶进行实验达到天平平衡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填化学式),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10分)
  • 33. 为防治碘缺乏病,我国正推广食用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严禁出售不含碘的工业盐.下面请按要求解题
    1. (1)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1 B . +3 C . +4 D . +5
    2. (2) 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数字)
    3. (3) 正常人每天需要补充大约0.1mg碘元素.若1000g碘盐中约含33.7mg碘酸钾,那么一个正常人一天大约需要吃多少克这种含碘盐?(结果取整数)
  • 34. (2019九上·赵县期中)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2)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