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集团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19-12-03 浏览次数:2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栏内)
  • 1. 告别了小学,我们迎来了人生崭新的起点。这里“人生崭新的起点”主要是指(   )
    A . 新的同学 B . 新的成长阶段 C . 新的环境 D . 新的友谊
  • 2. 进入七年级,我们开始了新的初中生活。下面是小新同学对初中生活“味道”的描述,需要纠正的是(   )
    A . 酸:告别小学同学,有点恋恋不舍 B . 甜:结识了新朋友,心里乐开了花 C . 苦:晚上熬夜学习,白天无精打采 D . 辣:课外活动丰富,我要积极参与
  • 3. 在七年级的一节主题班会课上,乐乐与同学们积极展示、表现自我,用彩笔、用语言、用歌声尽情地描绘着生命的主题。乐乐意识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是(   )
    A . 掌握学习策略 B . 编织人生梦想 C . 学会尊重长辈 D . 努力战胜挫折
  • 4. 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努力,下列各句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 D . ②③④
  • 5. 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中国梦”  ③“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最伟大的梦想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这告诉我们(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③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④学习点亮生命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
  • 7. (2018七上·全椒期中) “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这句话启示我们(  )
    A . 学习可以提高品德修养,增长知识才干 B .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发展自我 C . 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 D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
  • 8. 小强在日记中写道:“我想跳起来,大声地告诉所有的同学——我解出了一道数学难题!我多么希望所有的同学都来分享我的快乐!为了这道题,我整整一个中午没有休息,连饭都顾不上吃,而且用了好几张稿纸。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困惑、疑虑、苦思冥想……”小强的这种体验告诉我们(   )

    ①学习中有快乐也有辛苦               ②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  

    ③调节不良情绪会让学习变得轻而易举               ④学习过程总是带给人美妙的享受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9. “学习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下列学习方法可取的是(   )

    ①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    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 

    ③上课不注意听,课后不懂就问    ④坚持独立思考,不向他人请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在小溪里,鱼常感觉自己很大,到了大海,他才知道自己的渺小”,下列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 . 天生我材必有用 B . 人贵有自知之明 C . 众人拾柴火焰高 D . 敬人者人恒敬之
  • 11. “也许一辈子不会站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也许一生没有绚丽多彩的鲜花拥来/即使没有一个观众的目光/你还应该相信总有一个人在欣赏你/那就是自己为自己喝彩……”你从诗句中获取的信息是(   )

    ①欣赏自己就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②欣赏自己,学会在失败时为自己鼓气
    ③对自己充满信心,欣赏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自己
    ④欣赏自己的人,都能从失败中走向成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下列名言警句能正确反映这一观点的有(   )

    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②吾日三省吾身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④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木桶原理》的意思是:“一根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性格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   )
    A . 要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 B . 要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完善自我 C . 要善于借助集体的力量,发展自己 D . 全面认识自己,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 14. “朋友的一句话,让你醍醐灌顶;朋友的一拍肩,让你振作精神。”这告诉我们(   )
    A . 赞赏他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友情 B . 广交朋友,不分良莠 C . 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放弃原则 D . 朋友带给我们温暖,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 15. 能拥有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是人生的幸运。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应该是(   )
    A . 讲“哥们儿义气”的人 B . 能原谅自己所有过失的人 C . 能安静地听我说话的人 D . 正直、诚信、见识广的人
  • 16. 下列属于友谊特质的是(   )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④友谊是基于物质条件和家庭背景的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③④
  • 17. 面对友谊和竞争的话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竞争本身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 B . 竞争是比友谊更真实的东西,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就没有朋友 C . 友谊其实是一种隐形的竞争,一旦挑明,就没有真正的朋友 D . 竞争和友谊不可兼得
  • 18. 以下几位同学对友情的讨论,正确的是(   )
    A . 小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和学习差的同学交往” B . 小涵:“不管朋友提出什么要求,都应满口答应” C . 小娅:“总是指出我的错误的同学不是真正的朋友” D . 小明:“同学学习有困难,我会乐意帮助他(她)”
  • 19. 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面对下列情境,正确的态度、选择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尊重他人,平等对待,宽容他人,不凌弱欺生。下列选项中,最受欢迎同学是(   )
    A . 小明:教会你解这道题,我也很开心 B . 小杰:就算我错了,我也不道歉 C . 小文:学习那么差,我才不搭理你呢 D . 小新:你们什么都不懂,还是听我的吧
  • 21.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用在人际交往中(   )

    ①这是一种闭锁心理                  ②这是一种开放心理

    ③这会使我们陷于孤立               ④这会使我们性格更开朗,人生更精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如果你无意中听到好朋友把你的秘密告诉了别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①忍气吞声,毕竟是朋友,如果直说估计就做不成朋友了
    ②把对方的秘密告诉别人,以牙还牙
    ③要么选择宽容,寻找彼此能接受的解决方式,要么就冷静地结束友谊
    ④对他说:我把你当作知心朋友,你却把我的秘密随意告诉别人,我很生气也很失望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洋洋从网络流行语“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中受到启发:友谊是需要用心呵护的。以下做法有利于呵护友谊的是(   )

    ①用心关怀对方                      ②牢记受到对方的伤害

    ③学会尊重对方                      ④任何事都要考虑利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 24. 小敬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   )

    ①网络交往突破了时空限制                ②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交往的领域和对象

    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与实际社会交往没有区别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微信借助互联网发送短信和语音,且不收费,因此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也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造谣传谣、实施网络交友、求职、购物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微信也成为了“危信”。为此,青少年应该(   )

    ①远离微信,过没有网络的日子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④不用微信,改用QQ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6. 蓝色贝雷帽,荒漠迷彩服,维和部队方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方队之中,有一位来自阳信县的20岁小伙,他叫李文强。“当兵是我从小的梦想”,指着自己小时候手拿玩具枪的照片,李文强说,“2015年的大阅兵对我震撼很大,看着电视里的英姿飒爽的军人们,我就立志一定要像他们一样”。2017年,李文强参加了当年的征兵选拔,过人的身体素质以及积极的思想认识让他顺利成为义务兵中的一员。“要想参加国庆大阅兵,要求非常严格,要经过层层的筛选,五轮的选拔,留下的人是少之又少,我一度认为自己也要被淘汰了……”回想起当初的选拔,李文强依旧手心冒汗。每天将近11个小时的军姿、军步训练,熬过暑夏的烈日,褪去晒伤的皮肤,经过210个日夜的刻苦磨炼,他最终成就了阅兵场坚挺的一员。
    1. (1) 梦想在李文强的人生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 (2) 从手拿玩具枪的懵懂少年,成长为阅兵方阵中的一员,李文强实现梦想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 27. 安徽合肥的杨树兰老人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萌生了学法的念头。从那以后,杨树兰便开始买一些跟法律有关的书籍回来读。除了买菜烧饭,她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看书上。“看不懂,我就问大学生。社区有法律专业的志愿者,我就问他们。”经过六年的自学,杨树兰从一个法盲,转变成了一个“法律通”。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她还组织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成立了老年普法宣传队,通过法律歌曲、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杨树兰坚持和队员每月集中学习,遇到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她就去附近的人民法庭,请法官讲解,从不间断。
    1. (1) 杨树兰老人的经历是怎样体现学习的意义的?
    2. (2) 杨树兰老人的学习法律的过程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何启示?
  • 28.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乐乐进入初中已经半个学期了。在乐乐的“成长记录袋”中,留下了这样一些评价:

    1. (1) 结合材料,说明乐乐的“成长记录袋”中有哪几种认识自我的途径?
    2. (2) 乐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会对他产生怎样的影响?
    3. (3) 假如你是乐乐的好朋友,请你就如何做更好的自己为他支招。
  • 29. 眼下,使用微信交友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交友方式。然而,由于微信交友引发的抢劫、诈骗、勒索等犯罪数量正在逐年增多。七年级(1)班针对这一现象准备召开一次辩论赛,请你也加入他们吧。
    1. (1) 请确定本次辩论赛的正反辩题。

      正方:   

      反方:   

    2. (2) 请你写出正方和反方的理由各两条。
    3. (3) 班委会最后宣读“青少年安全网上交友秘籍”你会提出哪些好建议?(三方面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