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

更新时间:2019-10-22 浏览次数:2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 1.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溶液 B . 稀释浓硫酸         C . 测溶液 pH D . 检查气密性
  • 2. 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在显微镜下看到以下几个视野,分析正确的是(   )

    A . 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该同学先后看到的视野依次③④②①⑤ B . 若观察过程中没有更换目镜,则观察视野⑤时用的物镜比观察②时用的物镜短 C . 观察到视野④后,该同学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可观察到视野② D . 要使视野①的亮度增加,把显微镜移到明亮处即可
  • 3. 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细胞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 . 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称为生殖器官 C . 人体的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构成 D .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 4.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进行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瓶号

    加入物质

    50 毫升灭菌牛奶

    50 毫升灭菌牛奶

    50 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A . 2组,温度、消毒棉球 B . 2组,温度、空气 C . 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 D . 2组,温度、细菌
  • 5. (2018七上·丽水月考)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 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 . 肯定大于 15 mL B . 肯定小于 15 mL C . 肯定等于 15 mL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5 mL
  • 6. 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 , 在 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种材料膨胀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胀程度大 B .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降低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C . 如果在15℃时取甲、乙两材料的长度均是1米,则升高相同温度后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 D .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 7. 图1所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 用小鱼尾鳍作为观察材料主要是它薄而透明 B . 鱼的头部和躯干要裹上湿棉絮,是为了保证鱼的正常生命活动 C . 图1中盖在小鱼尾鳍上的“甲”是盖玻片 D . 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其中“2”所指的是毛细血管
  • 8. (2018七上·杭州月考) 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 B . 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 C . 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 D . 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
  • 9. (2018七上·金华月考) 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 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温30℃40℃50℃60℃70℃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28 秒12 秒6 秒4 秒12 秒17 秒
    由表中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
    A . 80℃ B . 60℃ C . 50℃ D . 30℃
  • 10. 在科学研究或学习中,常因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18七上·湖州期中)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模式图表示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的生长 B . 植物细胞的分裂 C . 动物细胞的分裂 D . 细胞的分化
  • 12. (2018七上·衢州期中) 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 Y 类动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18七上·金华期中) 巧测一高度为L的瓶子的容积,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的直径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L1 , 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子倒置测出水面离水底高度L2 , 则可得出瓶的容积约为(   )

    A . πD2L1 B . πD2L1 C . πD2(L+L1-L2) D . πD2(L1-L2)
  • 14. (2018七上·衢州期中) 如图为我国名贵的植物—红豆杉,它与马尾松一样属于裸子植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裸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B . 红豆杉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 . 红豆杉的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D . 常见的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裸子植物
  • 15. 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
    A . 20℃ B . 30℃ C . 40℃ D . 60℃
  • 16. (2017七上·龙湾期中) 红叶石楠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因其新梢和嫩叶鲜红而得名,常作为行道树。进入春季,道路两旁的红叶石楠长出红色的嫩叶,而到了夏天,这些红色的叶片变成了绿色。同学们猜想可能跟夏天的温度高或光照强度大有关。为了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关于该实验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甲组

    乙组

    实验材料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同种红叶石楠多株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实验环境中一段时间

    A . 实验选材应该为同一株红叶石楠叶片 B . 甲组的环境条件应该设置为阴暗、适宜温度 C . 该实验方案无法研究“光照能否影响叶片变绿” D . 该实验方案可以研究“温度能否影响叶片变绿”
  • 17. (2015七上·浙江期中)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 . 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 . 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 . 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 18. (2017七上·杭州月考) 某同学在使用量筒时发现,有的液体液面向下凹,有的液体液面向上凸,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这个现象,提出一个既有探究价值又易于探究的问题  (    )


    A . 量筒中的液面为什么有的下凹有的上凸? B . 容器中液面的下凹或上凸与哪些因素有关? C . 量筒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液体的种类和量筒的材料有何关系? D . 容器中的液面下凹或上凸与液体的种类和容器的材料有何关系?
  • 19. 小明在实验室练习“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由于他实验上的操作失误导致试管破裂,同学们帮他分析导致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

    ①使用的试管外壁上沾有水珠;②使用的试管内壁上沾有水珠;③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没有达到试管容积的 1/3;④加热时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加热试管;⑤用酒精灯的焰芯给试管加热;⑥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上述分析合理的个数为(   )

    A . 3个 B . 4个 C . 5个 D . 6个
  • 20. 如图所示,甲为显微镜结构、乙为高倍镜下洋葱表皮的物像、丙为E(代表细胞)在操作显微镜前后的物像变化、丁为显微镜下某细菌的运动轨迹,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使用时应先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 Q 位置,再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P位置 B . 乙:装片内有气泡,原因是表皮撕得太厚或放表皮时未展平 C . 丙:相应操作:将装片向左下方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变为高倍镜、调节光圈、调节细准焦螺旋 D . 丁:细菌此时实际位置位于b点,实际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二、填空题(共8题,共20分)
  • 21. 某些说英语的国家,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除使用摄氏度温标外还沿用另一种温标——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单位写作℉。细心的小川从天气预报中记录了在相同的温度时,两种不同的温标下的数值,整理如下表。

    t(℃)

    -5

    0

    5

    10

    15

    20

    25

    T(℉)

    23

    32

    41

    50

    59

    77

    1. (1) 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
    2. (2) 某日小明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77℉,回到北京温度为22℃,两地温差℃。
  • 22. 科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讲解量筒的做法:找一个瓶子,然后在玻璃瓶上贴了一个纸条(瓶上贴纸条部分粗细均匀),用量筒测量出100毫升水一次倒入空瓶子内,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标上刻度,然后用刻度尺从瓶底到标记处的距离分成10份,分别做上标记,标上刻度,则每份为10毫升.这样就制作出最小刻度为1毫升的量筒了。小科按照老师的说法做了两个量筒.

    如图甲、乙,请判断哪个量筒更精确?答:,理由是

  • 23. (2018七上·宁波期中) 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 , 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 , 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 24. (2018·金华) 小科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下列物像(如图):

     

    1. (1) 制作装片时,先要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2. (2) 观察时,看到了物像D,在此之前看到的物像依次是
  • 25.

    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如图),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主要为细胞质。若切开伞藻的伞帽、伞柄和假根,重新连接如图甲、乙所示。

     

    1. (1) 伞藻细胞与人体细胞相比,属于伞藻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2. (2) 若连接成活,图中甲伞藻上长出的伞帽形状为

  • 26. 今年暑假,菁才中学暑期课题研究性小组研究了衢江水。
    1. (1) 研究性小组讨论认为衢江水中泥沙质量的多少与河水的多少有关。他们把单位体积的衢江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叫做衢江水的含沙量,用字母x表示;要求出衢江水的含沙量,需要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则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
    2. (2) 研究小组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测得比较可靠的衢江水的含沙量为 1.21kg/m3。他们的经验是:实验所取的衢江水至少要有几升,水少了实验误差太大;

      ①你认为研究小组量取衢江水,最好选用

      A.50mL量筒 B.100mL量筒 C.100mL量杯 D.500mL量杯

      ②研究小组从5L衢江水中分离出泥沙并进行了干燥,要测这些泥沙的质量,最好选用

      A.量程 5kg的天平        B.量程100g的天平

      C.量程1kg的天平        D.量程10kg的案秤

  • 27. 一根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 6.2厘米, 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此温度的最大刻度值是,表示人体正常体温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厘米。

  • 28. 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石蜡的体积,

    1. (1) 步骤如下:

      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毫升;

      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

      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毫升;

      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

      将铁钉和蜡块慢慢的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毫升。

    2. (2) 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V=。(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40分)
  • 29. 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 (1) 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cm的钢尺, 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2. (2) 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作用。

    3. (3)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
  • 30. 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真的有减肥作用吗?小科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实验步骤】

    分组:质量为20g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环境中。

    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具体见下表。(备注:灌胃是动物实验中常见的给药方式)

    组别

    A

    B

    C

    天数

    第1~45天

    第46~90 天

    第1~45 天

    第46~90天

    第1~45 天

    第46~90 天

    喂养饲料

    基础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高能量饲料

    基础饲料

    灌胃液体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蒸馏水

    2mL 茶多酚溶液

    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量、记录,并求平均值。

    【实验数据】

    组别

    A

    B

    C

    第1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20.3

    20.1

    20.1

    第45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1.8

    56.2

    56.1

    第90天小白鼠平均质量/g

    58.6

    63.9

    59.5

    【交流讨论】

    1. (1) 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有机物的分解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 (2) 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能得出的结论是
    3. (3) 第 46~90 天,A、C 两组实验形成对照。(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 31. 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 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 2 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雷迪实验中,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2. (2) 尼达姆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 (3) 斯巴兰扎尼实验对尼达姆实验的改进是基于的猜想。
    4. (4) 若把巴斯德实验中的瓶颈在 A 处折断,几天后,曲颈瓶中(选择“会”或“不会”)出现微生物。
  • 32. 图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图(顺序被打乱),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选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 . D→B→C→A→E→G→F B . B→D→C→A→E→G→F C . B→C→D→A→E→G→F D . B→D→C→A→G→E→F
    2. (2) 图 D滴的液体是,如果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这一步骤滴的液体是
    3. (3) 结合下面图1~4回答问题,显微镜观察时,图1中,转动(填序号)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如果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图2中(填序号)。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图(填序号),想把图 4 中的细胞A 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将向移动。(供选答案: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左上方)

  • 33. 现有一个圆柱形封闭油桶,形状如图所示。仅有一个钢卷尺(量程满足测量的要求)、一支粉笔和一个重锤线,不准通过计算,不准打开油桶,要求直接测量出封闭油桶的上、下边缘上两点间最大直线距离,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说明具体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