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5校联谊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

更新时间:2017-04-06 浏览次数:4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b>单项选择题</b><b> </b>
  • 1. (2016八下·衡阳期中) 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 只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能活得精彩 B .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正确认识自我 C . 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创造精彩的人生 D . 只有自己才能解读人生,认识自己
  • 2.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回首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你一定说过无数次“我能行”。“我能行”是( )

    ①自信的表现                          ②一种信念、一种力量,能鼓舞人们绕过困难,躲过挑战,等待成功

    ③成功者应具有的品质          ④相信自己力量的一种心理状态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3. 初一学生李明怀疑其同桌赵强偷了他的电子词典,于是在校内逢人就说赵强是小偷。后经查实,李明的电子词典是校外一名社会青年偷去的。李明的行为侵犯了赵强的    (  )

    A . 姓名权 B . 名誉权 C . 肖像权 D . 荣誉权
  • 4. “对不起,不小心把你的笔碰到地上了。”“没关系,我自己拾起来就可以了。”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  ( )

    ①宽容是一种美德                     ②生活需要宽容

    ③宽容是一种无原则的让步     ④唯宽可以容人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5. 对待世界各国文化与习俗,我们要做到“和而不同”。要做到“不同”又“和”,必须(  )

    ①开放、包容、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习俗       ②用自己的文化习俗改变其他文化

    ③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                           ④了解别国别民族的文化习俗,做到入乡随俗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6. (2016七上·泰兴期末) 初一学生李某学习不努力、成绩差,经常瞒着家长旷课、逃学。班主任老师家访时,他说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与老师无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李某是对的,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 B . 李某是错的,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C . 李某是错的,不上学要征求家长同意 D . 李某是对的,成绩跟不上可以不上学
  • 7. 探究学习的特点是 (  )

    ①问题性 ②实践性  ③主体性  ④封闭性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8.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化缘校长”莫振高,连续38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还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他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为此,你的看法是( )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质量       
    ②我们应当努力拓展生命的内涵

    ③莫校长在奉献中延伸了生命的价值       
    ④生命只有一次,他不尊重生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2016七上·滨州期中) 下列对青春期出现的心理矛盾认识正确的是(    )

    A . 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不正常的现象,必须重视 B . 它是无法克服与缓解的,只能学会承受,任其发展 C . 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里现象,不需要调控 D . 只要勇于正视,认真分析,乐观对待,是可以解决的
  • 10. (2016七下·灌南期中) 胡乱变线、强行超车、闯黄灯、骂粗口……不少司机面对糟糕的交通状况时都曾有上述的表现,专家称之为“路怒症”。开车族越来越多,“路怒症”随之带来的后果是交通事故的逐年上升,你对“路怒症”的看法是(    )

    A . 交通状况决定他们的情绪 B . 他们发泄一下自己情绪也是正常的 C . 他们的情绪是难以调控的 D . 应该通过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
  • 11.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场、公园等场所相继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这些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 (    )

    A . 家庭保护 B . 社会保护 C . 司法保护 D . 学校保护
  • 12. 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   ( )

    A .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 B . 《母婴保健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 . 《婚姻法》和《继承法》 D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 13. 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是( )

    A . 生命健康权 B . 隐私权 C . 财产所有权 D . 人身自由权
  • 14. 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以下做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①地震来临,坐电梯下楼逃生                                                ②被坏人劫持时,勇敢地与他拼搏到底

    ③夜里发现煤气泄露,立即开灯,然后去关闭煤气阀门    ④人在家时,面对陌生人敲门不随意开门,注意保护自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下列关于社会公共秩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②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只要后果不严重,就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社会公共秩序包括社会生活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秩序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6.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 .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B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 坚持改革开放 D .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 17.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习惯对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B . 习惯一旦形成便无法改变 C . 习惯都会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D . 习惯的培养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
  • 18. (2016七下·芜湖期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自立歌》中写到:“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这首歌启示我们(    )

    A . 任何事情都必须自己亲自去做 B . 人生应当自立自强 C . 不要接受别人的任何帮助 D . 自己的任何事情都应由自己决定
  • 19.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小品中的台词:“冲动是魔鬼,冲动是炸弹里的火药……冲动是一颗吃不完的后悔药。”这告诫我们在意志方面要不断增强  ( )

    A . 自觉性 B . 自制性   C . 坚韧性 D . 果断性
  • 20.

    漫画《父母的期望》启示我们(  )

    ①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②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行动上,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③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理解父母                   ④孝敬父母只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1. 小明被误会受到了班主任的严厉批评,此时他应该 (     )

    A . 据理力争  顶撞老师 B . 委屈自己  顺从老师 C . 有效沟通  消除误会 D . 埋怨老师  疏远老师
  • 22. (2016八上·常熟期末)

    下列能正确表达如图意思的是(    )

    ①作出承诺比兑现承诺重要            ②承诺总想获得别人的回报

    ③人与人之间需要承诺链接            ④轻易承诺往往会失信于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3. “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这些“最美人物”的美让我们对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和谐美好社会 B . 要自觉承担责任,努力做负责任的公民 C . 承担责任就是为了得到人们的赞誉 D .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 24. 近年来,市教育局把“责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切入点,在百万中小学生中推进责任教育。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小学生 ( )

    ①增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②能更多享受权利

    ③提升自身的责任能力                ④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25. 为了维护司法权威,建立与完善社会诚信机制,全国法院已建立“失信者黑名单”制度。失信被执行人一旦被纳入“黑名单”,名单信息也会被纳入征信系统,将严重影响被执行人的生产和生活。这启示我们  (  )

    ①要信守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做人的基本要求

    ③不负责任,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④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b>主观题 </b><b></b>
  • 26. 我国的一位外交官员,身在国外,有一次上厕所出来时,被一位年轻女士拦住,询问她可曾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厕所里,她说儿子进厕所很久了,还没有出来。这位外交官员想起他刚才确实听到厕所里有敲击声,他折回头寻声找去,看见一小男孩在修理水箱拉杆,因为拉杆突然失灵了,冲不下水。男孩认为,自己用过厕所如果不冲干净,对不起下一个用厕的人,也有失自己的尊严。

    结合《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 (1) 故事中的小男孩为什么会这么做?  

    2. (2) 我们如何才能像材料中的小男孩一样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 27. 九年级(1)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对王老师有看法,他说:“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小测验时,我就翻了一下书,也被他狠批了一顿。王老师太严了,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一点也不宽容友善。”

    1. (1)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2. (2) 小赵同学说,“王老师太严了,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一点也不宽容友善。”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评析。

  • 28.    8月14日一段疑似扬州高邮女孩遭人殴打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引发网友热议。近年来类似的学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江苏省、全国范围乃至海外中国留学生都有曝出。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1) 【事出有因】同学们调查发现,学生暴力事件的参与者和受害者中相当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或者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缺少父母关爱是共同原因。

      材料说明学生缺乏何种保护 ,并简述这一保护的意义?

    2. (2) 【自我保护】材料显示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受害人交友不当,事件发生后受害人往往选择沉默,息事宁人,很多事情往往不了了之。

      请你说说为什么要增强这些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3) 【出谋划策】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未成年人、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请你为此出谋划策,提出解决学生暴力事件的建议和策略?(至少两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