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8七上·茂名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通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争霸战争更加频繁,诸侯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天,一群学者就当前局势发表自己的看法。

    A说:“从春秋以来,战争就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大家应反对一切战争,统治者应以‘仁政’治理天下。”

    B说:“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互相关爱、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对的,对那些正义的战争应该支持,而侵略战争则应该反对。”

    C说:“君主治理国家,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取得了什么结果?
    2. (2) 材料二中的“卫鞅”指谁?文中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这次变法对这个诸侯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听了材料三中这些人的言论,请你判断他们分别代表了哪家学派的观点。其中哪家思想对我国的影响最深远?
    4. (4) 通过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从齐、秦两国的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