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17高三上·唐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登进士甲科,补扬州观察推官,擢知乾州。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迁尚书祠部员外郎,按行潞州。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守将不伏,诉之,诏为置狱,果不当死。徙知扬州。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奏言:“岁有丰凶,谷有贵贱,官以法平之,今豪商大贾,乘时贱收,水旱,则稽伏而不出,冀其翔踊,以图厚利,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拜吏部侍郎、枢密使。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 , 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时范仲淹、富弼欲更理天下事,与用事者不合,仲淹、弼既出宣抚,言者附会,益攻二人之短。衍独左右之,指为朋比。以太子少师致仕。衍清介不殖私产,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出入从者十许人,乌帽、皂履、绨袍、革带。或劝衍为居士服,衍曰:“老而谢事 , 尚可窃高士名邪!”善为诗,正书、行、草皆有法。病革,帝遣中使赐药,挟太医往视,不及,卒,年八十。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戒其子努力忠孝,敛以一枕一席,小圹庳冢以葬。自作遗疏,语不及私。

    (节选自《宋史·杜衍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B . 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C . 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D . 请量户口/众寡课责官吏/出纳无壅/增损有宜/公籴未充则禁/争籴以规利者/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契丹,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后来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各部,国号契丹。 B . 河东,河东郡。“河”在古代专指黄河。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西南境,因在 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 C . 正书,字体名,亦称“楷书”、“真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D . 谢事,指谢绝世俗事务,隐居起来。在古代,官员因不愿做官,退居乡里,隐居山林,寄情山水。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衍笃志于学,具有诗书才华。他早年刻苦求学,晚年归隐后创作诗歌,而且对多种书法样式都有一定的造诣。 B . 杜衍政绩卓著,深受朝廷器重。巡行潞州时,他不畏权势,纠正冤狱;治理扬州时,政治声誉甚至传到了太后那里。 C . 杜衍审时度势,正确判断形势。契丹与元昊作战时,范仲淹想让杜衍率兵随从他出征,杜衍分析当时形势,加以拒绝。 D . 杜衍看淡财物,为人低调内敛。隐退之后,他不穿士人的衣服;临终告诫儿子死后装殓从简,不要营建高大坟冢。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

      ②衍清介不殖私产,寓南都凡十年,第室卑陋,居之裕如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