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
  • 1. (2018·葫芦岛模拟) 研究小组进行右图所示实验,试剂A为0.2mol/LCuSO4溶液,发现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于是改变实验条件,探究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用不同的试剂A进行实验1~实验4,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试剂A

    实验现象

    1

    0.2mol/LCuCl2溶液

    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2

    0.2mol/L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

    开始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加NaCl后,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3

    2mol/LCuSO4溶液

    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

    4

    2mol/LCuCl2溶液

    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棕褐色,有红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1. (1) 实验1中,铝条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g。
    3. (3) 实验3的目的是
    4. (4) 经检验可知,实验4中白色固体为CuCl。甲同学认为产生白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Cu+CuCl2=2CuCl的反应,他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够发生。

      ①A极的电极材料是

      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

    5. (5) 为探究实验4中溶液呈现棕褐色的原因,分别取白色CuCl固体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加入浓NaCl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ii

      加入饱和AlCl3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褐色溶液

      iii

      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2mol/LCuCl2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查阅资料知:CuCl难溶于水,能溶解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生成[CuCl2]-络离子,用水稀释含[CuCl2]-的溶液时会重新析出CuCl沉淀。

      ①由述球实验及资料可推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作用的结果。

      ②为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 , 应补充的实验是

    6. (6) 上述实验说明,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有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