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7九上·满洲里期末)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 (1)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若 臣 死 之 日 不 使 内 有 余 帛 外 有 赢 财 以 负 陛 下。

    2. (2) 下列关于【甲】【丙】两选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出身贫寒,因为刘备接济他,所以对先帝感恩戴德。 B . 诸葛亮为人谨慎节俭,淡泊名利,知恩图报。 C . 诸葛亮追述以往经历的目的是抒发对先帝的感激和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D .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官之时还有许多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 (4) 请结合【甲】【丙】两段段文字内容,分析诸葛亮具有怎样的个性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