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
  • 1. 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A

    酸性缓冲剂

    2

    1

    3

    2

    2

    B

    中性缓冲剂

    8

    11

    6

    9

    7

    C

    碱性缓冲剂

    22

    20

    23

    24

    21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的恒温箱中,原因是模拟人体正常温度,保持最强的活性。
    2. (2) 实验中收集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如上表,三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的数据要如何处理?,目的是
    3. (3) 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在此实验基础上,还可以怎样设计?

      出现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能为“碱性缓冲剂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的观点提供证据支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