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24·钦州模拟) 材料一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无疑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多年来,我国一直将粮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每年中央都会出台“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国家高度重视生物育种研发……

    材料二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在黄河流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措施,鼓励、推广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的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消除黑臭水体。

    材料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来自沂蒙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树睦说:“通过发展林果产业,绿色不断增多,不仅给荒地盖上‘绿被子’,还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这是老乡们重要的幸福来源。”

    1. (1) 分析以上材料,我国能很好地解决粮食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2. (2) 概括指出材料中黄河流域面临哪些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对黄河流域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3. (3)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绿被子”和“钱袋子”之间的关系。
    4. (4) 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