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 中、 西三大区域, 明确提出“一轴、 两翼、三极、 多点”的空间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下图为长江经济带部分区域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二: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景观图。

    材料三: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但是某些年份长江流域出现了“主汛期反枯”、长期高温少雨的大面积干旱现象,中下游的许多支流和湖泊干涸。下图为长江流域水循环简图及长江流域示意图。

    1. (1)  长江经济带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城市是:中游城市圈中的甲城市是; 上游城市圈中的乙城市是
    2. (2) 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比,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发展地理优势有(双选) 

      ①对外开放程度高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科技发达 ④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

    3. (3) 在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过程中,长江上游最主要的治理措施是 ①疏浚水道,减少洪涝         ②退耕还林,加强水土保持

       ③加强水污染治理                 ④加强湖泊湿地保护

    4. (4)  上图中长江“大拐弯”处,流水作用显著,河谷横断面呈字形,相对高差大;上图中贵州省地表组成物质多可溶性岩石,如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中国天眼(FAST) ”所在的洼坑,形成其主要外力作用是;贵州某岩石裸露的山地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5. (5) 长江经济带绝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主要植被类型为,山地丘陵地区多发育壤,该土壤具有“酸、瘦、黏”的特性,简述其肥力低的自然原因。
    6. (6)  图中长江流域入海径流占比为
    7. (7)  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长江流域干旱年份,仅调长江上游水库的水无法有效解决中下游农业缺水问题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