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4·长安模拟) 课外阅读。

    发问的精神

    ①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②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③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④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⑤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1. (1) 本文的观点是( )
      A . 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 B .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 C . 一切知识的取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创造、新发明也经常由发问开端。 D . 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
    2. (2) 作者主要通过这三个事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3. (3) 下面( )事例可以证明本文的观点。
      A . 史蒂•霍金年轻时身患绝症,但他勤奋努力,终于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B . 伽利略敢于质疑亚里士多德,进行了比萨斜塔的实验。
    4. (4)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这样的人”指的是的人,这句话的作用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