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综合题
  • 1. 材料一:若尔盖国家公园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若尔盖盆地,该盆地位于东昆仑大断裂东段,有研究表明,地质史上经历了“湖泊形成-湖泊消失-黄河贯通-湿地形成”的自然演变,古湖泊水消失后,古黄河在古湖底唐克附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U“型湾。

    材料二:盆地内分布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泥炭是植物的“遗体”经数千万年堆积,在低温厌氧条件下无法分解而形成的特殊有机物,85%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温寒带湿润半湿润地区,气候湿热会使植物遗体大部分解。泥炭可作为燃料、肥料、建筑材料等,且燃烧后能够释放大量热能;泥炭沼泽还可以吸附和储存二氧化碳。近年来,盗挖泥炭的现象时有发生。

    1. (1)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右图是在三大自然区3处采样点的土壤剖面(0-80cm)示意图,甲、乙、丙最可能分别位于

      A.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东南丘陵 

      B. 东南丘陵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C. 青藏高原 东南丘陵 内蒙古高原 

      D. 东南丘陵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2. (2) 有研究表明,若尔盖古湖泊是内陆湖,推测其形成过程,填空完成结构图。 

    3. (3) 黄河“U”型湾内河流迂回曲折。右图河流发生侧蚀作用的地点是____。

      A . B . C . D .
    4. (4) 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黄河流经若尔盖盆地出口玛曲段,河流阶地发育比较成熟。河流阶地是由于早期的(单选:A.冲积扇 B.河漫滩)随着河流的(单选:A. 下切 B. 侧蚀)超出一般洪水位而形成的;盆地内某侧阶地剖面显示,卵石层中的鹅卵石颗粒粗细较均匀,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较高,反映其在形成时期可能是经过(单选:A. 长时间的冰川磨蚀 B. 长距离的流水搬运);后在距今4250-4000年期间,该区域可能出现过地壳(单选:A. 抬升 B.下沉),气候(单选:A. 变干 B. 变湿)的情形。 
    5. (5) 近几十年来,若尔盖泥炭沼泽面临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原因是____。 
      A . 全球气候变暖 B . 海陆变迁加剧 C . 过渡放牧种植 D . 采挖泥炭沼泽
    6. (6) 说明若尔盖建设国家公园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