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4·汉南模拟) 阅读。

    了解你的生物钟

    ①2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迈克尔·杨,因为他们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所谓昼夜节律,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

    ②事实上,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3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德梅朗发现含羞草已经“睡觉”了——它的叶子合上了,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开的。他感到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后来他发现,尽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一人

    ③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是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鲑鱼洄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在繁殖季节,会在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后来,科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从新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活跃,充当了满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

    ④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下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城的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进行周期性反应,被称为中央生物钟。

    ⑤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输·霍路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白鼠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个基因的24小时表达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出了哺乳动物基因荡振“图谱”。

    ⑥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

    1. (1) 人们平常所说的生物钟就是( )
      A . 分子机制 B . 昼夜节律 C . 生物自带的时钟 D . 生理学和遗传学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 举例子 B . 打比方 C . 作比较 D . 列数学
    3. (3) 根据人类对生物钟发现和研究的过程判断,“外周生物钟”在这一过程中的位置是( )

      ①植物生物钟→②动物生物钟→③中央生物钟→④生物钟网络

      A . ①②之间 B . ②③之间 C . ③④之间 D . ④之后
    4. (4) “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句话中的“大约”一词能删去吗?请说明理由。
    5. (5) 文章第二自然段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