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4六上·清远期末) 课外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一】昆曲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如川剧、京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昆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这些内容亦是培训京剧演员的基本科目。昆曲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

    【材料二】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代表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等人的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

    【材料三】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所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纪念屈原、插艾篙、吃粽子、赛龙舟、除五毒等。端午节是蕴含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是中国民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

    1. (1)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填空。

      昆曲、书法、端午节分别属于戏曲类、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 (2) 阅读三则材料,联系已学过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书法家代表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類等。 B . 昆曲的唱腔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对川剧、京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C .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纪念相原、桶艾礼、吃棕子、赛龙舟、除五毒等 D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描写的节日是端午节。
    3. (3) 下列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无关的一项是( )
      A . 粉墨登场 B . 字正腔圆 C . 妙笔生花 D . 有板有眼
    4. (4)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邑曲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

      ②中国书法历经2500多年的发展历程。

    5.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作为新时代少年,你会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2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