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上·黄江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如何办报,维新人士认识上有一个变化。起初,他们以为变法“非自京师始,因此把办刊地址设在北京,对象也以朝廷大员为主。但一开始效果不佳,每日也不过“三千张开外”。随着维新运动的发展,维新派开始对报刊内容进行扩充;受众面也发展至各类士绅、普通商贾、书院学堂学生等;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主编《中国近代文化史》

    【材料二】维新改良的潮流急速地涨涌于民族觉醒的曙光之中,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它吸引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如果没有早期维新人士的思想启蒙工作,革命派要唤起民众是有困难的。在维新运动失败后,迅速从维新转向革命。孙中山早年就接受过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并曾试图改良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决心继起救国。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涂鸣皋《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及辛亥革命之比较》等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维新派办报过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阐述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
    3. (3) 综上探究,近代化探索具有怎样的历史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