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
  • 1. (2024高三上·漯河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河道按照平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游荡型河段、过渡型河段、顺直微弯河段和河口型河段4种类型。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人民就不断探寻黄河的治理措施,先后摸索出“宽河固堤”、“束水攻沙”等技术。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应时代发展,设计出“分区治理”模式,将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的流域空间依次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等功能区。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技术手段实施滩区再造,建设嫩滩、二滩和高滩,以达成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的水沙调控目标。下图为黄河下游河道相关地理信息示意图。

    1. (1) 根据材料中黄河下游河道不同平面形态,分别指出最能体现“宽河固堤”和“束水攻沙”的河段类型。
    2. (2) 从河道形态、水流状况、河床和河道变化等方面归纳花高段河道特征。
    3. (3) 在调水调沙过程中,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先行泄洪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影响。
    4. (4) 分析采用“分区治理”模式对黄河下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