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材料一]马克·吐温有一次外出时,火车开得很慢。正好有人来查票,马克·吐温干脆递给他一张儿童票。查票员说:“你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哩!”马克·吐温答道:“现在我已不是孩子了,但在买票上车时是的。”

    「材料二]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我恰好相反。”

    [材料三]叶·诺索夫曾经观察过一只白公鹅,他写道:“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海军上将的派头。”

    1. (1) 回顾积累,我知道马克·吐温是(    ),歌德是(    ),叶·诺索夫是(    )。
      A . 美国作家 B . 德国诗人 C . 俄国作家
    2. (2) 下列对于材料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马克·吐温的言外之意是“儿童票比较便宜”。 B . 歌德的言外之意是“我碰到蠢货会给他让路”。 C . 叶·诺索夫的言外之意是“我太喜欢白公鹅了”。 D . 三则材料内容有趣,语言风趣幽默。
    3. (3) 材料中,哪些语句让你忍不住笑出声?照样子,从下列角度各选一个作批注。

      巧用拟人 善用对比 妙用夺张

      材料一:

      材料二:善用对比。歌德以“恰好相反”的语言和“退到路边”的行为与批评家“从来不给蠢货让路”的语言和行为形成对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力地反击了批评家。

      材料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