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24九上·榆阳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昔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942年,美国提供1800架飞机、1700辆坦克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英国在北非战场与德、意作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顽强地阻击着德军的进攻;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白求恩、柯棣华、汉斯•希伯等外国医护人员和记者深入中国战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昔日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行动。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昔日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2. (2) 【今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宣讲合作、共赢等理念,主张顺应时代潮流,打造新时期各个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下面是某国际论坛的部分发言:

      上述材料中习近平主席为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贡献的“中国方案”是什么?请联系国际论坛发言分析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述该“中国方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

    3.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自身的努力】

      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和西部,国家为此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精准扶贫。1980年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2016年在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的基础上,提出“逐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17年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中国为世界减贫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也为其他国家的减贫工作作出示范。

      联系材料说说中国在消除贫困、促进发展方面为其他国家作出了哪些示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