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一上·龙泉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皆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重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钢》

    材料二

    为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自南北朝后期便开始探索考试选官的方法。隋唐间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一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唐代手工造纸产量颇大,雕版印刷渐趋流行,为普通人读书并参加科考创造了便利条件。

    ——摘编自冯天瑜《科举制度——中国“第五大发明”》

    材料三

    唐代科举取士原则兼顾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该制度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科举制兴起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特点及对宋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