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五上·衢江期中) 妙妙同学对家乡“衢州三怪”的故事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搜集到的材料:

    [材料一]县学塘

    县学塘因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记载衢州“三怪”而闻名。县学塘的白布怪,民间相传是观音娘娘的腰带遗落人间变成的,像白布铺在地上,行人经过踏上,便被缠身拖入塘中活活淹死。后白布怪被城隍收服,县学塘恢复平静。

    [材料二]衢州钟楼

    衢州钟楼为明代早期古城建筑,位于北门街南端十字路口。原有3000斤重的铜钟,后被侵华日军所掳掠。独角怪,民间相传是钟楼附近的赵公祠门楼顶上魁星阁中魁星手中的笔头。因笔头脱落而成怪,白天藏在钟楼上,传闻夜深时,人不能在钟楼底独自行走。因钟楼上有独角怪头上长一角,听见人声即从钟楼上下来,青面獠牙,血盆大口,人见到吓一跳,晚上看见行人便追,直追得行人气绝身亡,独角怪亦消逝去。见到的人吓得生病,而且大多死去,故以前人夜间不行走钟楼底,后被城隍收服,钟楼重得安宁。

    [材料三]蛟池塘

    蛟池塘古名谓菱池塘,现存遗址在衢州市区蛟池街。昔日面积广大,原种植菱角、葵白等水生果蔬,是一处饲养鸭、鹅的好场所。

    老鸭怪,民间相传是王母娘娘瑶池里的老鸭精下凡。当年的蛟池塘紧邻城南的城墙脚下,到了夜深人静时分,鸭嘴怪就会发呱呱呱的叫声,谁从塘边经过,听到这种叫声,肚子里就开始隐隐作痛,回到家自然是在劫难逃。这一传说让偏僻的蛟池塘一带更觉冷落荒凉、阴森吓人,让路人谈怪色变。后老鸭怪被城隍收服,蛟池塘恢复平静。

    1. (1) 小明要查阅“衢州三怪”的故事,以下哪本书里能查到资料?(    )
      A . 《初学记》 B . 《聊斋志异》 C . 《搜神记》
    2. (2) 小明和妈妈来到了蛟池街,妈妈在逛街买衣服,小明可以就近先去探访“衢州三怪”哪一怪?(    )
      A . 白布怪 B . 老鸭怪 C . 独角怪
    3. (3) 下面第4题有一个梳理表稍后需要你去完成。为了能快点完成这个表格,你会发现材料中有些文字对你填表并没有什么用处,这时,你就可以直接略过。比如,读到“城隍一词,虽然你可能不知道它的意思,但不影响你填表,你可以不去深究它,继续往下读。这是运用了提高阅读速度的哪一种方法?(    )
      A . 连词成句地读 B . 抓住关键词读 C . 带着问题读 D . 集中注意力不停留,不回读
    4. (4) “衢州三怪”是具有衢州地方特色的民间传说故事。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完成对“衢州三怪”的信息梳理。

      衢州三怪

      名号

      白布怪

      原型

      魁星手中的笔头

      出没地点

      蛟池街

      害人法术

      长相吓人,追赶行人直至气绝身亡,见到它能把人吓病,吓死。

      叫声能让人听了肚子痛。

      最终结局

    5. (5) 小木想把“衢州三怪”的故事讲得更生动、吸引人,你建议他怎么做?选择恰当的建议(    )。
      A . 可以丰富故事里的细节,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B . 可以模仿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C . 可以大声地把故事背诵出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