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上自劳军 劳:慰问 B . 改容式车 式:同“轼”,扶轼 C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军队驻扎 D . 失期,法皆斩 法:按照法律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天子且至 且秦灭韩亡魏 B . 天子为动 故不为苟得也 C . 未知其死也 安陵君其许寡人 D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石性坚重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无误的一项是(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A . 如今我们这些人诚心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了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B . 如今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C . 如今如果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了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D . 如今凭借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4. (4) 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文都是人物传记。甲文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乙文记叙了陈涉、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以及他们提出的起义策略。 B . 两文都善于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甲文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体现了周亚夫军纪严明、令出如山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陈胜过人的胆识和气魄,以及敏锐的洞察力。 C . 两文语言生动简练。甲文用“介胄之士”“持兵揖”等词语,符合人物身份;乙文连用四个“死”字,并不让人感到啰嗦,反而更能鲜明体现人物特点。 D . 两文写人叙事各有特色。甲文的主要通过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衬托凸显人物特点;乙文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