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二下·嘉兴期末)  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的知识和学术,原本是为官府所垄断,是所谓王官之学。但是随着王权的衰落,王官不断流落到民间,成为“士”(特殊的知识阶层)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出现了学术下移的趋势,这为私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与官学相比,私学可以使知识普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这就大大地扩展了受教育的范围,使知识以更快的速度向民间转移和传递,这成为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私学和士人之间,实际上呈现着一种互动的关系。他们二者的结合,则是诸子学出现的直接土壤。

    ——摘编自袁行需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宋代民间有书院及依附于社区的家整与社学。书院往往有自己的田产,或由官方指拨,或由私人捐赠。书院即一家学派的讲论与传布的学术中心,不同学派的学者也会访问他地的书院。书院不仅有言教以道问学,也有身教以尊德性。宋代书院,盛时不下二百余所,其中颇有历数百千年还存在的著名书院,如朱熹主讲的白鹿洞书院,陆九渊主讲的象山书院。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至于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如左:(一)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背于第一种之主张为界限。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私学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结合所学,写出“诸子学出现”所指代的思想局面及其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书院的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朱熹的文化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蔡元培的办学主张。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学校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