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六下·茌平) 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个文雅而爱深思的女孩子。她学习特别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商量历史方面的问题,她仔细地收集资料,仔细地思索,做了充分预备。

    在商量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进展是难以估量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盼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缩双眉,不耐烦地听者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马上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兴奋,但她仍旧用柔软的声调说:历史的确是在不断改变的,但它永久属于亿万群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久的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宽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裕的物产,有很多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困难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强烈的掌声。大家交口赞扬: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怀着国内的状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盼望!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交口赞扬:

    2. (2) 认真阅读课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②文中的最终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3)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