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淮安) 现代文阅读。

    ①春天又到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③逢到这时候,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飞天空的风筝。

    ④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什么时候、为什么截去的,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女娲补天造人的传说时,笑着对我们说:“……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变成了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被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一条腿的。”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⑤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教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每次旋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⑥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⑦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三四米长的娱蚣,最妙的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子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神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飞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⑧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也没有袭上校园的上空,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参观他放风筝。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我们说笑。甚至于,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 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脸上充满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⑨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倘若他还健在,我希望他可以依旧地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然而,倘若不幸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不,他不会的。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⑩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1. (1) 请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功德无量:

    2. (2) 回忆起不同的事件,作者的心情也在变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事件 谈腿疾
      心情 激动 尊敬
    3. (3) 仿照《少年闰土》第1自然段,为第②段空白处补一段50字以内的春天景色描写。
    4. (4) 第⑧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用了描写和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了
    5. (5) 与本文最后一自然段抒情方式相似的一项是(    )。
      A .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B .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 C . 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挂满了珍珠玛瑙。
    6. (6) 对文章题目“理想的风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刘老师的理想是亲手放风筝,所以用“理想的风筝”为题。 B . “理想的风筝”指我们的理想是像刘老师一样放风筝。 C . “理想的风筝”是比喻刘老师在我们心中放风了理想的风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