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3六下·路北期末) 课外阅读。

    谁会成为蚊子的大餐(节选)

    蚊子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其口味,主要依据人身上的化学信息。荷兰昆虫学家乔普•范•龙发现,蚊子会根据二氧化碳的“痕迹”寻找“美食”。当人们呼气时,从肺里呼出的二氧化碳并非立即与空气混合,而是暂时形成像面包屑那样的团块状气流。于是蚊子便跟踪这种气流,通过特殊习性和感觉器官,寻找叮咬对象。

    ②蚊子猎食的时候会用上所有的感官,但“嗅觉”更重要。研究发现,新陈代谢更快、体温更高、汗水更多的人更可能被蚊子叮咬。乔普•范•龙表示,利用二氧化碳“痕迹”,蚊子会锁定距离50米以内的“目标”。当蚊子靠近(距离小于1米)一群潜在的“受害者”时,它们的感觉器官开始读取各种参数、例如皮肤的温度,上面是否有蒸气和颜色等。总体来说,“色香味俱全”的人会成为蚊子优先选择的进食目标。

    1. (1) 短文分别运用了 和 等说明方法。
    2. (2) 什么样的人更能成为蚊子的大餐呢?从文中找到答案,用横线画出来。
    3. (3) 读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去掉加点的词语,与原句比较,意思有什么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