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论从史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敞,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他(汉高祖)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请结合材料说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两点即可)历史上把汉初统治者为恢复经济的政策称为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措施的相同之处。(两点即可) 
    3. (3) 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之间是什么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