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
  • 1. (2023·贵州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具体道路不能照抄照搬他国,必须基于自身历史和现实进行自主探索。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党把现代化理论构建和顶层设计与亿万人民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模式,在先行先试形成集成制度创新、改革示范效应后再全面铺开,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科学范式形成的过程。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依靠人民创造的正确道路,是一条面向未来、立足当下、蹄疾步稳的现代化新道路,也为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很多人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未来。”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和中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从中华文明传统中寻找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源头活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同时,我们也注重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有益经验。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文明传统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融通融合,是21世纪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1. (1)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我们党是如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
    3. (3) 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依靠人民创造的正确道路。就我们党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