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2·成都) 课外阅读。

    鱼竿和鱼篓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眼看所带的食物没有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根钓鱼竿,鱼篓里有一些鱼。他们立即向老人求救。老人说:“从这里出去走到有人烟的地方,至少有十天的路程。我手里的两样东西分别送给你们,请你们自己想法渡过难关吧。”

    年龄大些的要了____,他说:“我没有力气去钓鱼了,我吃着这些鱼回去。”他想,有鱼果腹,还愁饿肚?年轻一些的拿了钓鱼竿想:鱼竿在手,何患无鱼?他们高兴地和老人告别,然后分道扬镳了。

    拿了鱼的那个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转瞬间,连鱼汤也被他喝了个精光。他饿了就吃鱼,走了一半多路,就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而拿了钓鱼竿的人呢?他提着钓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能够钓鱼的地方走去。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碧蓝的湖面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很多年以后,又有两个年轻人同样因为迷路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同样,在他们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拿着钓鱼竿和装有一些鱼的鱼篓的老人。他们向老人求救,老人依然分别送给他们每人一样东西以后就走了。

    两个年轻人商量:我们不能分开,两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肯定比一个人大,我们共同吃着这些鱼去寻找钓鱼的地方,边钓鱼边向有人烟的地方靠近就有救了。

    他们俩同甘共苦,精打细算,每顿只煮一条鱼。果然,在鱼篓里的鱼将要吃尽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钓鱼的地方。而后,他们把钓到的鱼晒成鱼干,继续往前走。不久又发现了钓鱼的地方……十几天以后,他们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澳大利亚人把这个故事代代相传,告诉自己的子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精诚合作,而不要自私狭隘。

    1.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广——   分裂一一

      满意——    同心协力——

    2. (2) 根据上下文意思,填在文中横线上的句子应该是(    )。
      A . 那鱼篓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B . 那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C . 那鱼篓里鲜活硕大的鱼     D . 那装着鲜活硕大的鱼的鱼篓
    3. (3) 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①两个年轻人因为,成功地从死亡之地突围,回到了出发之地。

      ②他们原来跟一个师傅学艺,由于,后来便分道扬镳了。

    4. (4)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①有鱼果腹,还愁饿肚?

      ②鱼竿在手,何患无鱼?

    5. (5) 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在文中找出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②试分析前两个人单独行动的不利因素,后两个人合作行动的有利因素。

      ③从以上两个同样事情,不同结果的事例中,你能体会“卓有成效的合作,必须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吗?请分别从成功和教训两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④从以上事例中,你真正明白了“1+1>2"的道理了吗?举例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