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2016高三上·蓟县期中) 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表所示:

    步骤            组别

    1

    2

    3

    4

    5

    6

    7

    8

    Ⅰ.设置水浴缸温度/℃

    20

    30

    40

    50

    20

    30

    40

    50

    Ⅱ.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Ⅲ.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

    酶A

    酶A

    酶A

    酶A

    酶B

    酶B

    酶B

    酶B

    Ⅳ.将相同温度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 (1) 细胞中酶的作用机理是,合成酶的场所是
    2. (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至少写出2种).
    3.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酶A在20℃条件时活性较高 B . 酶A的活性一定小于酶B的活性 C . 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D . 大于50℃条件时,酶A完全失活
    4. (4) 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酶的活性?.原因是
    5. (5) 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之间设立较小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 1. (2024高三上·湖北月考) 中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图1分析,当胰岛素与膜上蛋白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的融合,从而促进葡萄糖以方式进入组织细胞(GLUT4是一种重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静息状态下,储存GLUT4的囊泡(GSV)分布在细胞内部)。
    2. (2) Ⅱ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升高”、“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持续的高血糖又进一步刺激胰岛素分泌,形成恶性循环。
    3. (3) 科研人员发现了三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图2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开展了相关研究。图3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和健康鼠开展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2的实验结果说明

      ②根据图2与图3可以得出的结论为FGF1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 2. (2024高三上·成都模拟) 某研究小组将绣球植株分组并给予不同遮光处理,适应60天后测定绣球植株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晴朗的白天,绣球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来源,分别是。据图分析可知,该研究小组是以来表示绣球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2. (2) 为了解绣球植株叶片在晴朗白天时的实际光合速率,研究小组还测定了植株叶片的呼吸速率,具体操作是,其结果如表。

      组别

      全光组

      50%遮光组

      75%遮光组

      呼吸速率(μmol CO2.m-2..s-1)

      0.53

      0.36

      0.41

    3. (3)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推测,绣球植株叶片适应遮光环境的机制是,从而保证植株在遮光环境中的正常生长。
  • 3. (2021高三上·山东月考) 小麦体内只有一条固定CO2的途径-卡尔文循环,也称为C3途径;甘蔗除了具有C3途径外,还有另外一条途径,即C4途径。比较甘蔗和小麦的叶片结构发现,小麦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在叶肉细胞叶绿体中完成。而甘蔗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基粒发达,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无基粒。甘蔗细胞暗反应中CO2固定过程如下图所示,能有效利用较低浓度的CO2

    1. (1) 甘蔗光反应的场所是中的叶绿体,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受体有,有机物的形成场所是在中。
    2. (2) 干旱环境小麦光合作用速率比甘蔗(大/小),原因是
    3. (3) 1963年,Jagendorf等科学家通过酸碱磷酸化实验证实了光反应过程中ATP的产生机理。现有某研究小组利用甘蔗叶肉细胞离体的叶绿体作实验材料模拟了酸碱磷酸化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将离体的叶肉细胞叶绿体放在pH为4的弱酸性溶液中,使类囊体膜腔内的pH下降至4,然后将叶绿体转移到pH为8的溶液中,并均分为两组:一组立即加入ADP和Pi,结果检测到有ATP生成;另一组待类囊体膜腔内外pH平衡后再加入ADP和Pi,结果检测不到有ATP生成。实验过程中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操作的目的是。研究小组采用小麦叶肉细胞离体的叶绿体作实验材料重复上述实验,结果两组实验均检测不到有ATP生成,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