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2六上·潍坊期末) 现代文阅读。

    中华戏曲

    【材料一】

    中国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综合而成的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先秦的萌芽期,唐代中后期的形成期,宋金的发展期,元代的成熟期,明清的繁荣期这样一个具体过程。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等剧种为代表的中华戏曲百花苑,现如今,我国已有 300多个戏曲剧种。

    【材料二】

    乾隆时期,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 , 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 被誉为“国剧”。

    【材料三】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划分:生、旦、净、丑四行;“生”扮演男性人物,其中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扮演大将的在装扮上,戴盔,穿厚底靴子,一般使用长柄武器;“旦”扮演女性人物;“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演唱声音要求洪亮宽阔,动作大开大合,是戏曲舞台上风格独特的性格造型;“丑”扮演喜剧滑稽角色。

    【材料四】

    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等动作,皆有固定的格式。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在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中国戏曲讲究虚拟性,“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也就是这个道理。

    【材料五】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人才培养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进入新世纪,戏曲艺术在多元化冲击下陷入发展困境,但戏曲工作者仍在积极探索。

    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打破单一剧种(京剧)教学体制,开设表演系,设立本科专业,让其它地方戏也有了专业发展的机会。

    2012年起,原文化部启动了“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上海戏曲学校昆剧班目前已举办七届,让600年昆曲活色生香

    浙江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校长钱江南认为:戏曲人才培养的秘诀就是“百教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坚持用剧目驱动教学,让学生演学结合,不断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表演才华,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青年黄梅戏演员陈霈然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采访时说:“过去学艺,没有乐谱,完全靠师父口传心授;今天有了乐谱,我们先教会学生识谱、读谱,他们以后学起戏来可能就会事半功倍。同时应该帮助学生判断各自的嗓音条件,合理选择唱腔,进行科学规范的演唱训练,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1. (1) 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①誉满京城:

      ②活色生香:

    2. (2)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有300多个戏曲剧种。除课本上我们学过的戴着面具、没有舞台的 ,你还知道 等戏曲剧种。
    3. (3) 请阅读材料二: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 被誉为“国剧”。加点词“之一”能去掉吗?为什么?
    4. (4) 细读材料四,用简要的语言分条概括中国戏曲有哪些特点?
    5. (5) 如果你一名戏曲工作者,电视台对你进行采访,谈谈我国在戏曲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做法。请结合材料五来谈一谈。
    6. (6) 学校成立了京剧社团,结合材料三,请你帮助导演完成下表。

      表演曲目

      饰演角色

      角色性格特点

      演员服装及道具配备

      演员嗓音要求

      《桃园三结义》

      张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