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
  • 1. (2022·松江一模)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中国建设阔步前行,书写了国泰民安的亮丽答卷。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等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备系统管用;高质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行政执法制度体制机制,推动行政权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立健全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制度,健全公民守法激励机制,形成了以宪法实施为基础、执法司法守法互相贯通的法治实施体系,更加有效发挥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党的二十大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

    1. (1)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根据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若要使该三段论正确,“小前提”应是____。(    )

      A .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先进思想 B . 先进思想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C . 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是先进思想
    2. (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以上论述的核心观点是____。(    )

      A . 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 B . 制度化解决系列重大问题 C .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 D . 法治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
    3. (3)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相继出台,构建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一规划两纲要”的密集出台,____。(    )
      A . 充分表明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B . 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 C . 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有了明确具体路径 D . 标志着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全面完成
    4. (4)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面对我国种业核心技术掌握水平不高、种业产业大而不强的的现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决定。种子法的第四次修订以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筑牢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学科内容,谈谈本次种子法修订的意义。

    5. (5) 结合材料,综合学科内容,从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论述我国是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
      要求:
      (1)综合运用学科内容概括十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材料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