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 1. (2022九上·杭州期中) 在学习碱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老师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将一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试管中的液面变化情况。

    实验二:如图乙,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U形管(装有红墨水)两端液面的变化情况。请问:

    1. (1) 实验二中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 (2) 与实验一相比,同学们认为实验二更合理,因为它能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3. (3) 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也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维路径:

      ①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

      ②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下:

      ①【初步结论】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夜中肯定不含H , 肯定含有Na、Cl

      判断肯定不含H的依据是

      【实验探究】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无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没有Ca2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有OH

      ②根据实验Ⅰ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一种可能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③实验Ⅱ中应加入过量的溶液。

      【实验结论】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指示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