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2·广东模拟) MacArthur和Wilson(1967)从物种适应性出发,认为物种总是面对两个相互对立的进化途径,各自只能择其一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一种是高生育力但无亲代抚育(r选择):一种是低生育力但有亲代抚育(K选择)。 Southwood(1974)用图解(如下图)表述了它们的区别,图中横坐标为某物种在时间t的个体数量Nt , 纵坐标为时间t+1的个体数量(Nt+1),虚线(45角)表示Nt+1/Nt=1。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自然界,当一种生物迁入一个条件适宜的新分布地时,初始阶段一般会出现较快增长,但由于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就会加剧,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K选择物种对种群数量调节的机制称为
    2. (2) K选择曲线与虚线有两个交点(X和S),S处的两个收敛箭头表示个体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要趋向于S,故该点可视为种群的。X处的两个发散箭头表示个体数量高于X时还可回升到S,但低于X时,则必然走向灭亡。据此解释目前地球上很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3. (3) r选择生物的种群死亡率主要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K选择生物的种群死亡率主要是由密度制约因素引起。由此推测:细菌、昆虫及小型的哺乳动物如鼠类等,属于选择。对于r选择物种来说,生物防治手段如天敌因素对控制种群数量所起的作用是的(显著/不显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