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课外阅读。

    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陈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畜类的崎岖的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对 应和)______,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声音。老人走在牛君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终日与牛群为件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了一条长路上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衰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远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ào)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的活,私贩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 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是“妹呀……”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也是(粗野 粗鄙)______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纸短情长 情意意长)______。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地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迟   推移)______,就听到了东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的大,但人也因此复杂了许多,山歌了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如今听民歌,是听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也不再是民歌了。

    1. (1) 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 (2) 本文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照顺序写的,全文的结构特点是
    3. (3) 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把比作,说明
    4. (4) 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歌”,但是为什么“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间很长的山歌”?
    5. (5) 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