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1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玉米的雄性不育株有两种类型(A,B),都是野生型玉米的突变体,表现为高温雄性不育、低温可育。

    1. (1) 在条件下,将雄性不育突变体与野生型间行种植,这样可以避免人工传粉套袋的麻烦。收获植株上的种子并在相同环境下种植得到F1 , F1自交获得F2 , 后代表现型见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F1育性

      F2育性

      A×野生型

      可育

      可育:雄性不育=15:1

      B×野生型

      可育

      可育:雄性不育=3:1

    2. (2) 杂交组合甲中F1全部为可育,说明为显性性状,F2可育:雄性不育=15:1,说明控制雄性不育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
    3. (3) 不育的类型有多种,下图为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的分子机理。从图中可以看出,WA352基因经过过程表达出WA352蛋白在花粉母细胞期的绒毡层积累并与COX11互作,诱发爆发和Cyt c释放到细胞浆,导致花药绒毡层细胞提前凋亡和花粉败育。从mRNA水平或蛋白水平,以不同的机制(填“促进”或“抑制”)不育基因WA352表达而恢复育性。

    4. (4) 下图为取F1的细胞观察到的实拍图,按减数分裂的时期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应为:②→(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主要依据是染色体的变化。图④中最多有个COX11的基因。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对应的时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