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1·新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地要会同宣传、新闻出版、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加大网络环境治理力度,及时发现清理网络低俗有害信息,整治涉及中小学生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切实消除不良出版物、影视节目、网络游戏对学生的侵蚀影响。要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不通过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防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要结合中小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防止网络沉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材料二:

    调查结果显示,48%的学生每天带手机上学,73%的学生拥有手机,中学生使用手机应该引起关注。在调查中,我们归纳了使用手机有害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多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

    ⑥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不少中学生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伤害身体,岂不追悔莫及。

    (选自《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研究课题》,有删改)

    材料三:

    手机挑战课堂(漫画)



    材料四:

    中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到了高级中学,不少同学都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从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中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辩论:中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有删改)

    1. (1)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教育部办公厅并不反对学生使用手机,只是要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尤其不能带手机进课堂,教师要避免导致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教学行为。 B . 材料二侧重由浅入深地列举青少年学生使用手机的种种害处,材料四则刚好相反,侧重阐述手机带给中小学生的种种好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才是合理的。 C . 材料三以漫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迷恋手机导致部分学生上课分心、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不良现象,从反面佐证了材料一“禁止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课堂”这一规定的必要性。 D . 四则材料既有从国家层面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新规定,又有从对于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还有通俗易懂、发人深思的漫画,展现了人们对学生使用手机问题的态度。
    2. (2) 材料一教育部关于手机的新规定引发了热议。学校广播室请你设计三个针对性的采访问题,分别采访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

      1)采访教师: 2)采访学生:  3)采访家长:

    3. (3) 在班级关于初中生该不该带手机回校的辩论赛中,针对正方的如下阐述,请结合上述材料和生活体验,为反方写一段120字以内的针对性辩词。

      正方:我方支持初中生带手机回学校。因为手机方便与同学交流,增进友谊;有疑难随时可请教。拍摄功能能帮助我们随时记下来不及记录的板书和老师的课件;还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就是遇到危险,也方便及时求助或报警。

      反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