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19八上·莘县月考) 杨老师上课时拿了个水晶球,让同学们透过它看远处倒立的建筑物的像(如图1所示),引起同学们对凸透镜成像的兴趣。为此杨老师让大家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给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1. (1) 李明在挑选透镜时,把甲、乙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光屏上出现了如图2(甲)所示的光斑,你认为他应该选择(选填“甲”、“乙”)透镜来进行实验。
    2. (2) 李明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蜡烛的像偏上(如图丙所示)是因为忽略了实验中的一个操作步骤,这一步应是
    3. (3) 如图3所示是李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4. (4) 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5. (5) 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则他看到的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 (6) 实验后,该同学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该同学所带的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