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生物高考模拟卷(一) (全国Ⅰ卷适用)

更新时间:2018-05-29 浏览次数:49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6高二上·石家庄期中) 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 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等因素有关 B . 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 . 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 . 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2. (2016高三下·习水期中)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 . 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甲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与淋巴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 B . 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 C . 抗原﹣抗体被细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 D . 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中,细胞甲、乙、丙都能进行增殖分化
  • 3. (2017·南京模拟) 下列有关ATP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代谢离不开酶和ATP B . 酶和ATP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P C . 酶的催化必然伴随ATP的供能 D . ATP的合成和水解都离不开同一种酶的催化
  • 4. (2018·河南模拟) 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 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B . 种子发育期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 . 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D . 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
  • 5. (2017·焦作模拟) 胰腺癌死亡率高达90%,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近来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含量较多的特殊物质﹣﹣一种名为HSATⅡ的非编码RNA(即不编码蛋白质的RNA),这一特殊RNA可以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与mRNA彻底水解后,均可得到6种终产物 B . 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此种特殊的RNA自由进出 C . 作为胰腺癌生物标记的RNA,其翻译成的蛋白质中一般含20种氨基酸 D . 这种特殊的非编码RNA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内合成
  • 6. (2017·余江模拟) IA、ⅠB、i三个等位基因控制ABO血型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请分析下面的家谱图,图中有的夫妇和孩子是色盲,同时也标出了血型情况.在小孩刚刚出生后,两对夫妇因某种原因调错了一个孩子,请指出调错的孩子是(  )

    A . 1和3 B . 2和6 C . 2和5 D . 2和4
二、读图填空题
  • 7. (2017·淮南模拟) 果蝇的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与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2. (2) 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为,若只考虑果蝇的灰身、黑身这对相对性状,让F1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 , 再用F2中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 , 则F3灰身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用分数表示).
    3. (3) 果蝇的灰体(E)对黑体(e)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灰体纯合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在后代个体中出一只黑体果蝇.出现该黑体果蝇的原因可能是亲本果蝇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现有基因型为EE和ee的果蝇可供选择,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预测,以探究其原因(注: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各基因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①用该黑体果蝇与基因型为的果蝇杂交,获得F1

      ②F1自由交配,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为基因突变;

      II.如果F2表现型及比例为,则为染色体片段缺失.

  • 8. (2017高三下·苏州模拟) 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异常升高的生理状态(健康人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超过7.8mmol/L).研究发现糖耐量减低对象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研究人员以自愿参与实验的糖耐量减低的大学生为对象,第一天不做任何运动状态,记为A组;第二天分为B,C,D,E组,分别在午餐后15min、30min、60min、90min时,开始中等强度持续进行平地快速步行30min的试验;分别测试每组对象午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若糖耐量减低者想了解病因是否是自身胰岛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则需要测定其血液中的的浓度.
    2. (2) 糖耐量减低的人维持空腹血糖正常所需的血糖来源主要是.与正常人相比,糖耐量减低的人体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 (3) 餐后开始运动,均可以显著降低血糖的峰值;餐后开始运动,均可以显著降低胰岛素的峰值.
    4. (4) 从血糖的生理指标来看,餐后适度运动可以使糖耐量减低者,从而降低胰岛B细胞负担.
  • 9. (2017高三下·济南模拟)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利用以下两种方法获得了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
    1. (1) Ⅰ方法一:研究人员利用有机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①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

      ②“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

      ③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

      ④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⑤若研究“目的菌”的群体生长规律,将单个菌落进行液体培养,可采用显微直接计数法进行计数.若以一个大方格(体积为0.4mm3)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B,菌液稀释倍数为C,那么原菌液的菌群密度为个/mL.

    2. (2) Ⅱ方法二:研究人员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了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某种酶的基因,利用PCR扩增后,采用一定方法导入细菌细胞中,经筛选、培养获得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请分析回答:

      ①在利用PCR扩增该酶的基因时,在扩增缓冲液中添加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作为原料而不是脱氧核苷酸,从而使反应体系不需要再加入ATP提供能量,请推测PCR反应合成DNA子链时能量来源于

      ②假如PCR反应所用的引物含有放射性、模板不具有放射性,且引物不被切除,则经过n次循环,具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比值为

  • 10. (2017高三下·太原模拟)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 (1) 口蹄疫病毒的VPI蛋白进入动物体内,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VPI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称为
    2. (2) 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要获得VPI基因可用的方法合成DNA,再用将VPI基因片段切下.
    3. (3) 获得表达VPI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需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转基因番茄叶片提取液注射到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后检测豚鼠血液内产生的的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两组对照,分别注射
    4. (4) 口蹄疫疫苗注射到豚鼠体内后,首先由进行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细胞,使其大量增殖分化成,前者分泌大量抗体,后者在豚鼠再次受到感染时发生免疫应答.
三、实验题
  • 11. (2018·茂名模拟) 如图表示抑制酶活性的两个模型,模型A中的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模型B中的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研究发现精氨酸G能降低酶的活性。请设计实验探究精氨酸降低酶G活性的作用方式属于模型A还是模型B,简要写出

    1. (1) 实验思路;
    2. (2)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 12. (2018高三上·江门模拟)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细胞分裂素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水稻平均分成4组,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细胞分裂素浓度(g/L)

    叶绿素总量(mg·g)

    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1

    0

    1.58

    6.52

    2

    0.5

    1.82

    7.82

    3

    1.0

    2.34

    8.64

    4

    2.0

    2.15

    8.15

    1. (1) 据上表得出实验结论
    2. (2) 该小组为更好地提取和分离水稻叶片的光合色素,对教材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例如为了提取更多色素,将改为酒精:丙酮=1:2的混合试剂;为了便分离结果更加明显,按图1方法进行色素分离,分离后结果见图2。

      按上述方法将表中第1组和第3组的等量叶片分别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据表中结果分析,预期第3组的色素带面积明显增大的是(填图2中的字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