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石码片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16-12-30 浏览次数:3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情发生后,天津市武警组织强有力力量,搜救失踪人员;天津市医疗分队全力救治伤员,安抚遇难亲属;网民理性关注爆炸事件,祈福遇难群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责任

    ②不承担责任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对社会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

    ④不同的社会身份却都有着一样的责任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2016年2月16日,安徽天长文明办为首批24名“好人”颁发了“好人证”.持有“好人证”,能在天长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每年免费进行一次体检”“享受道德信贷支持”等待遇。对此,下列认识你认同的有(    )

    ①承担责任只有回报,不用付任何代价

    ②勇担责任有利于赢得社会的认可、赞许

    ③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④有利于引导市民勇担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的是(    )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提高养老金”“精准扶贫”“新增就业1000万人”……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并将在下一步贯彻落实中惠及广大百姓。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 .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 B . 坚持改革开放,搞好国际合作 C .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 . 坚持公有制,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5. 下列对待集体荣誉和利益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平等同学主动协助老师在本班开展辅导后进同学功课的活动 B . 小夏为使本班在卫生评比中获胜,将垃圾堆放在其他班级的包干区内 C . 校运动会长跑比赛中,虽无本班同学参赛,小海仍在为运动员们加油 D . 小红将本班考试中作弊的事向教务处汇报,使班级失去了成为优秀集体的机会
  • 6. (2017九上·垦利期中) “这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相扶风雨中,危难见真情……”这一歌词表明(  )

    A . 我国各族人民友谊深厚,不存在矛盾 B . 我国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C . 少数民族歌曲都特别优美、动听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7.

    2015年11月7日15时,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岛屿大厅的东陵厅见面握手,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随后,双方在两岸关系制度化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展开了良性互动对话。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表明(    )

    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③两岸和平发展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8. 目前,潍坊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低于全省水平,仅为全国水平的1/7,属于严重缺水城市。你认为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有(    )

    ①实行阶梯式水价,用经济手段加以调节

    ②尽量多地开采地下水资源,弥补用水缺口

    ③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做到一水多用

    ④坚持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发展节水型经济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9.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内蒙古宝力根苏木乡,与牧民们一起观摔跤、看赛马、听长调、赏歌舞。他反复强调,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你从中读出的信息有(    )

    ①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

    ②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③要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大融合

    ④要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0. (2016九上·曹县期末) 2013年12月7日,《环球时报》发布的全球调查显示,在国外受访者中,30.3%的认为用“自信”形容中国的国际形象最为恰当;60.0%的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性强国”;40.8%的认为中国与自己国家未来10年会形成“合作伙伴”或“战略伙伴”关系。下列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我国的“自信”来自于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②我国已经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跃升为“世界性强国”

    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正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表明我国(    )

    A . 实行计划生育已经过时 B .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C . 男女比例将会严重失衡 D . 立足国情,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12. (2017九上·蚌埠月考) 甘肃省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期刊的扶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自办率。 这一做法进一步印证了(     )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②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普通话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通用语     ④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15年,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推进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共同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这些做法(    )

    ①说明了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体现了我们在国际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

    ③彰显出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④反映了我国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14. 随着“蜗居”“蚁族”“胶囊公寓”等词语走红网络,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房价上涨带来的压力。“马上有房”也成为近期微博讨论中出现最频繁的愿望之一,这说明(    )

    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④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5.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 .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C . 要先发展教育,再发展科技,后发展经济 D . 要把科技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 1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汉权的制度。以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③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④在少数民族群众居住的地方都实行这种制度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7. 目前,有专家表示,我国一些河流的开发利用已经达到极限,如海河,黄河、西辽河等流域的开发利用率已超过70%,远超国际公认的4%的安全线,基本上设有进一步挖潜的余地,水资源的短缺在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难题,我国必须(    )

    ①转移工作中心,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保护水资源,大力减少工农业用水

    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8.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招待会上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之源。要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汇众智、聚众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之所以要深化改革,是因为(    )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③改革能为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④改革是我们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9.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强调,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工程科技人才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可宝贵的资源。这启示我们(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我国应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中国未来的发展关键靠科技,基础在人才

    ④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0. 《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①是我国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底线

    ②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③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④有利于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21. 2013年10月以来,一场猝不及防的雾霾袭击了从杭州到南京再到繁华的上海滩,从长江三角洲蔓延至全国近半国土,此次雾霾共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之最。这说明(    )

    ①自然资源很难满足人类的需要

    ②我们应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③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④空气污染是人类未来面临的最大的生存危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2. 2013年暑假,央视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带动全国兴起一股“汉字热”.汉字文化节目的举办(    )

    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情感

    ③不利于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④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兴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2016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显著特的点是:有良好的技术传承,专注自身特色产品,注重创新研发,追求尽善尽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某个细分领域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心无旁骛地耕耘。“工匠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相一致的方面是(    )

    ①勤劳勇敢②爱好和平③团结统一④自强不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b >非选择题</b>
  • 24. 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1. (1) 该社区倡导人人参与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2. (2) 如果你是该社区一员,在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相应地承担哪些责任?(写出两种。)

  • 2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和显著提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 (1) 请你列举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写两个)

    2. (2) 我国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26. 2014年8月16日是,南京青奥会在青春激扬的旋律中开幕,表演分为序曲《青春》《追梦》《筑梦》《圆梦》四个部分,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梦、世界梦和青春梦的故事。开幕式以汉字、青铜器、青花瓷、丝绸之路四种元素表达出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对和平、和谐、和睦的追求和向往;近千名五大洲青少年相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展现了青年人勇攀高峰、构筑梦想的精神和勇气,共圆和平美好的“世界梦”。

    1. (1) 青奥会展现了对外开放的中国融入世界的风采。请说说今天的中国以怎样的形象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 (2) 青奥会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请问中华文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青奥会突显了世界青年积极向上的美好追求。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你准备培养哪些更高更新的素质来拥抱美好未来?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需要谱写“民族情”。国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基金”等;中东部省市努力实施“援藏、援疆工程”,不少重点中学开办了“西藏班”、“新疆班”等。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

    2. (2) 结合材料二反思,为谱写“民族情”,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伊始,中国中东部各地就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一时间,雾霾、PM2.5“爆表”成为坊间热议、微博热门话题。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雾霾、PM2.5“爆表”表明我国环境国情是什么?

    2. (2) 减少雾霾天气、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坚持怎样的基本国策?实施什么战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

    3. (3) 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我们青少年都应以实际行动来为构建良好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请你向全校同学发出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节能减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