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济南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生命的演化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学年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5.1.4《生物进...

更新时间:2018-05-09 浏览次数:159 类型:同步测试
一、<b>选择题</b>
  • 1. 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   )
    A . 生存环境变化 B . 自然选择 C . 生物变异 D . 弱肉强食
  • 2. 1937年,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时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但经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 . 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 .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 3. 现存的生物钟,许多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是因为这些生物能(  )
    A . 制约环境 B . 影响环境 C . 改变环境 D . 适应环境
  • 4. (2017八上·文登期末)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如图).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    )

    A . 代代使用的结果 B . 发生了定向的有利变异的结果 C . 繁衍后代的结果 D . 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而保留下来
  • 5.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野兔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雄鹰的视觉越来越敏锐。该现象说明(    )
    A . 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B . 自然选择在野兔和鹰的进化中没发挥作用 C . 一种生物的进化与周围生物没有关系 D . 野兔和鹰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 6. (2015八上·东港期末) 农民用某种杀虫剂消灭棉铃虫,开始使用时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效果越来越差.造成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 该杀虫剂的药效不稳定 B . 棉铃虫经过长期努力,适应了有该杀虫剂的环境 C . 少数抗药性强的棉铃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D . 杀虫剂使棉铃虫的基因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 7.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证据。有化石证明许多生物种类只存活了短暂时间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 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缓慢  B . 繁殖能力太强 C . 缺乏能遗传的有利变异  D . 人工选择导致
  • 8. 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结果是(   )
    A . 生存斗争 B . 适者生存 C . 遗传变异 D . 过度繁殖
  • 9.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 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 . 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 C .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 . 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一定获胜
  • 10.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 . 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 .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 . 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二、<b >非选择题</b>
  • 11. 根据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填“遗传”或“变异”)的。
    2. (2) 从图②、③看出,颈长的长颈鹿生存下来,颈短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由此可见,颈短是(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3. (3) 自然界的生物经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的就被淘汰掉,这就是
  • 12. 野外观察发现生活在青草丛中的昆虫是绿色的.昆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作了模拟探究。
    1. (1) 提出问题:?  
    2. (2) 作出假设:。    
    3. (3)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子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灰色昆虫各20 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人房间内。

      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

      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放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

      ④半小时后,又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者数.重复③、④步实验至第三代,若获得的数据如表,请分析回答:

      a.第三代中,色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色昆虫幸存者减少。

          b.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是与周围环境一致的色彩,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

        
    4. (4) 得出结论:
    5. (5) 列举两种具有保护色的生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