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中考科学错题集训21:简单的机械

更新时间:2018-04-13 浏览次数:36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 B . 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C .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 D .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
  • 2.

    如图,手持10kg物体保持平衡,此时肱二头肌收缩对桡骨所施加力的大小一定( )

    A . 大于98N B . 小于98N C . 等于98N D . 等于10kg
  • 3.

    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  )


    A . F1•OC=F2•OA      B . F1•OD=F2•OB C . F1•OE=F2•OA     D . F1•OE=F2•OB
  • 4.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

    A . 一直是省力的 B . 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 . 一直是费力的 D . 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 5.

    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当匀速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0N,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1m/s,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 B . 物体的重力为40N C .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67% D . 拉力F的功率为2W
  • 6.

    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A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力F将铁棒从水平地面拉至竖直立起。在这个过程中,力F作用在A端且始终与铁棒垂直,则用力F将( )

    A . 逐渐变小 B . 逐渐变大 C . 保持不变 D . 先变小后变大
  • 7.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物体A和B下端同时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B . 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C . 杠杆仍能平衡 D . 无法判断
  • 8.

    如图是小龙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杠杆保持平衡.若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仍然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 . 变小 B . 变大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 9.

    如图所示,杠杆OAB能绕O点转动,在A点挂一重物 G,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B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 . F1     B . F2    C . F3   D . F4
  • 10. 如图所示是“再探动滑轮”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这个滑轮可以省功 B . 使用这个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 . 以滑轮为参照物,拉起的物体是运动的 D . 拉起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二、填空题
  • 11.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η , 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分别为W、W .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ηη , W W .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2.

    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为100g,秤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秤杆水平静止时,OA=5cm,OB=25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kg.若秤砣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量值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 13. (2014·绍兴)

    安全阀常作为超压保护装置。如图是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锅炉安全阀示意图,阀的横截面积S为6厘米2 , OA∶AB=1∶2,若锅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5.81×105帕,大气压强为1.01×105帕,则在B处应挂 牛的重物。若锅炉承受的最大压强减小,为保证锅炉安全,应将重物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 14. (2017·金华模拟)

    普通洗衣机的脱水桶都安装了安全制动系统,如右图是脱水制动示意图,当用力F打开脱水桶盖时,制动钢丝产生的力使刹车带抱紧刹车盘,阻碍脱水桶运转,起到了制动作用,同时弹簧  (填“伸长”或“缩短”)。以弹簧的拉力为动力,则杠杆MN是 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 15. (2017·杭州)

    小金将长为0.6米、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挂一个40牛的物体,肩上支点O离后端A为0.2米,他用手压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50千克,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力大小为牛,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为牛,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牛(g=10牛/千克)。

  • 16.

     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在支点左侧30cm刻度处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现欲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向上的力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的作用点应在杠杆支点的 (选填“右侧”或“左侧”),若该点距杠杆支点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三、综合题
  • 17. (2017·浙江模拟)

    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

    1. (1) 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

    2. (2) 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 。

  • 18.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秤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秤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见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

    1. (1) 请写出弹簧秤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 

    2. (2) 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 

  • 19. (2016·台州) 桥式起重机在工业生产上有广泛应用.如图是某桥式起重机的示意图,水平横梁MN架在轨道A和B上,电动机D可沿横梁左右移动.横梁、电动机、挂钩、滑轮、钢索、导线的质量以及滑轮上的摩擦均不计.

    1. (1) 电动机通过滑轮组,将质量为600千克的零件,以0.4米/秒的速度匀速吊高4米.求:电动机对零件做的功为多少焦?电动机的功率至少为多少瓦?(g取10牛/千克)
    2. (2) 已知横梁长度为L,零件质量为m,电动机吊着零件从M点出发并开始计时,以水平速度v匀速运动到N点,横梁对轨道A的压力F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F=
四、实验探究题
  • 20.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杠杆上每小格长为2cm)、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 (1) 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2. (2) 实验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 大小,因此应将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填“左”或“右”)调

    3. (3)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上2个钩码,做为动力F1 , B点处挂上l个钩码,做为阻力F2 , 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分别测量出两个力的力臂L1和L2 , 计算后发现:F1L1=F2L2 , 便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 但小红认为小明这种实验处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 

    4. (4)

      接着,小明提出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杠杆D点处挂上2 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  N.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 作用的影响.

    5. (5) 小明将图丙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点从C点移到E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丁所示,请推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N.

五、解答题
  • 21.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看手机的“低头族”越来越多,那么,颈椎承受的压力跟低头的角度有什么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制作头部模型,如图甲,头部可绕支点O(颈椎)转动,转动角度通过固定在上面的量角器测量,将一个小球挂在模型内,其重为5牛模拟头部的重力,头部后面绑一根绳子模拟肌肉,绳子上系一测力计,支点(颈椎)承受的压力约为头部重力与绳子拉力之和,实验数据如下表:

    低头

    角度/度

    绳子

    拉力/牛

    颈椎承受的压力/牛

    0

    0

    5

    15

    5

    10

    30

    9

    14

    45

    13.5

    18.5

    60

    17.5

    22.5


    1. (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 (2) 改头部模型相当于绕O点转动的杠杆,如图乙,当低头角度增大时,头部重心向左移动,拉力F的力臂变小,请分析拉力F变大的原因 ;

    3. (3)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颈椎的是(   )
      A . 不要长时间低头看手机 B . 适当抬高手机屏幕,减小低头角度 C . 低头看书久了应适当抬头,以缓解颈椎承受的压力
  • 22. (2018九上·江北期末) 小科家有个木衣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A处,衣架倒了下来,他想探究衣架倒下来的原因,测量了以下数据:木衣架质量2千克;圆底盘直径30厘米;圆底盘的圆心到过A点的竖直线的距离25厘米,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

    1. (1) 木衣架可以看作简单机械中的(填“滑轮”或“杠杆”)。
    2. (2) 通过计算分析,当A点处挂的书包质量超过千克时,木衣架会倒下。
    3. (3) 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小科提出了适当增大圆底盘直径的改进意见。请你再说出一种其它方法
  • 23. (2017·宁波模拟)

    如图所示裝置中,轻质杠杆支点为O,物块A、B通过轻质细线悬于Q点,当柱形薄壁容器中没有液体时,物体C悬挂于E点。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往容器中加入质量为m1的水时,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物块C应悬于F点。A、B为均匀实心正方体,A、B的边长均为a。连接A、B的细线长为b,B的下表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也为b,柱形容器底面积为S。已知:a=b=2cm,S=16cm2 , O、Q两点间的距离为LOQ=4cm;三个物块的重为GA=0.016N,GB=0.128N,GC=0.04N,m1=44g;ρ=1.0×103kg/m3。杠杆重力对平衡的影响忽略不计,细线重力忽略不计,物块不吸水。

    1. (1) O、E两点间的距离LOE为多少?

    2. (2) LEF为多少?

    3. (3) 如果剪断物块A上方的细线,往容器中加水,直到容器中水的质量为m2=120g,则物块处于平衡位置后,水对物块B上表面的压力Fb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