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

更新时间:2016-12-03 浏览次数:891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氢气燃烧 B . 干冰升华 C . 滴水成冰 D . 石油的分馏
  • 2. 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形成酸雨.

    可以采用的是(   )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④
  • 3.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 .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C . 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 . 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 4.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错误信息是(   )

    A . 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 . 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D .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2:2:2:1
  • 5. 关于化学方程式CH4+2O2 CO2+2H2O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 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 . 1个CH4分子和2个O2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CO2分子和2个H2O分子 D . 1gCH4和2g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gCO2和2gH2O
  • 6. 某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 , 则R的化学式是(   )
    A . FeS2 B . FeS C . FeO D . Fe2S3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 .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C . 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杂质 D . 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CO,CO2
  • 8. 全世界由于锈蚀而报废的金属占全世界年产量的20%~40%.下列各方法能有效防止金属生锈的是:①保持金属表面清洁和干燥②在金属表面喷油漆③经常用湿布把金属表面擦干净④在金属表面镀上铬等耐腐蚀金属⑤在金属表面涂上机油⑥放在阴凉潮湿处.(   )
    A . 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④⑤ D . ①②③⑤
  • 9. 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
    A . ③②①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①③④②
  •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 Mg+O2 MgO B . 2KMnO4=K2MnO4+MnO2+O2 C . 4Fe+3O2 2Fe2O3 D . CO2+Ca(OH)2=CaCO3↓+H2O
  • 11.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粽色试剂瓶保存.AgNO3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
    A . SO2 B . NO2 C . CO2 D . N2
  • 12. 在A+B=C+2D的反应中,已知2.9g A跟4.9g B完全反应生成6g C,且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 29 B . 49 C . 58 D . 85
  • 13. 氧化铜和木炭粉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被加热,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   )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④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5.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 .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C .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 .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 16. (2015九上·灌南期末) 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 17. 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入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右试管中溶液为黄色 B . 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 . 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D . U型管中液面仍相平
  • 18.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B . 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C .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 . 若a物质与b物质的式量之比为4:1,则反应中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19. 在探究某物质的组成时,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3g该物质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测得生成物有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你认为该物质的组成为(   )
    A .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 D . 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1:4
  • 20. 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若二氧化碳过量,二氧化碳又会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氢钙[Ca(HCO32],【已知:CaCO3+H2O+CO2═Ca(HCO32】.向含有氢氧化钙14.8g的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若生成10g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为(   )
    A . 4.4g B . 8.8g C . 13.2g D . 17.6g
二、<b >填空题</b>
  • 21.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金刚石②2个氢分子③2个钠离子

  • 22.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①氮气      ②铁       ③氯化钠        ④二氧化碳.

  • 23. 煤炉里,煤燃烧时由下至上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下图中A、B、C处分别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请依次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A处

    B处

    C处

  • 24. 你注意过吗?家庭使用的铁制工具隔一段时间不用就变得锈迹斑斑,而街心广场矗立的不锈钢雕塑,几经风霜雨雪总能保持原有的本色.锰(Mn)就是不锈钢的主要添加元素之一,它可以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1. (1) 铁与空气中的水和直接接触会导致铁制品的锈蚀.
    2. (2) 不锈钢属于       (填序号).
      A . 纯净物 B . 金属材料 C . 合成材料 D . 复合材料
    3.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锰、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他们首先将锰片插入到氯化镁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将锰片插入到氯化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锰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①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写出单质锰(Mn)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化合物中Mn元素显+2价).

  • 25. 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
    2. (2) 石墨可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
  • 26. 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所示.

    1. (1) 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
    2. (2)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钠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气球的现象为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27. 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的产物均已略去).

    1. (1)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 (2) D可能是:(填化学式)
    3. (3)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三、<b >实验探究题</b>
  • 28.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1) 在完成A实验时,a试管产生的气体为;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组成的.
    2. (2) 实验B的操作名称是,在完成B实验时,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检验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
    3. (3) 在完成C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4. (4) 在完成D实验时,将白色纸花用紫色石蕊试液喷湿,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 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a.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

    b.饱和NaHCO3溶液可吸收氯化氢气体,NaHCO3+HCl═NaCl+H2O+CO2↑;

    c.浓盐酸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吸收气体里的水蒸气.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
    2. (2) 对A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
    3. (3) 要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两个净化装置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为:

      a接;(填接口序号)

    4. (4) 若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填接口序号)进入,检验D装置CO2是否收集满的具体操作是:
  • 30.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改正图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① 

      ② 

    2. (2) 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在烧瓶中加入一些碎瓷片的作用是
  • 31.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废气,为了确认这种废气的组成,他们在实验室按如图1装置进行了实验.

    1. (1) E装置的作用是
    2. (2) 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A装置和D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4. (4) 该小组同学认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可以利用,于是设计如图2装置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收集一瓶一氧化碳,准备进行后续地探究.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填序号,瓶内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废气中的CO2).
四、<b >计算题</b>
  • 32. 2011年12月,网上报道某公司非法使用草甘膦转基因大豆.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N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

    1. (1) 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 (2) 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 (3) 33.8克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 33.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 (1) m的值为 g.
    2. (2) 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3. (3) 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