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启东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开学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8-04-02 浏览次数:258 类型:开学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2018·邯郸模拟)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蓄电池放电 B . 水力发电 C . 内燃机做功冲程 D . 火箭点火升空
  • 2. 2017年6月5日是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和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
    A . 工业燃煤用前进行脱硫处理 B .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C . 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 D . 农业生产中大服使用化肥农药
  • 3. (2016九下·津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 .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 4.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倾倒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过滤
  • 5. (2018九上·密山期末)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 a处的反应为CO +Fe2O3=2Fe+CO2 C .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 .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 6.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7.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四种物质中只有丙属于氧化物 B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 . 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D . 若有17 g 物质甲参加反应,生成物丁的质量为18 g
  • 8. (2016·黄浦模拟)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 . 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 .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 9. 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 . 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 10. 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 . “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二、<b>填空题</b>
  • 11.                  
    1.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碳元素;②3个钾原子;③4个氮分子; ④钠离子

      ⑤氢气;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2. (2) 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②SO2中的“2”表示

    3. (3) “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

      ①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构成。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组成。

  • 12. “宏观现象—微观结构—符号表征”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下图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无害气体的反应原理。

    1. (1) 用化学符号表示5个二氧化氮分子
    2. (2) 上图所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
    3. (3) 上图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三、<b >实验题</b>
  • 13.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作为发生装置,试管口还需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的基本类型是。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填字母编号)。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的原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B装置比A装置更好的理由是,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检验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SO2。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选择G装置收集SO2 , 气体应该从口(填“M”或“N”)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
四、<b >流程题</b>
  • 14. Ⅰ.黄铜是Zn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

    1. (1) 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溶液A中的金属阳离子有(填化学式)
    3. (3) 步骤Ⅰ、Ⅱ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此操作和步骤Ⅲ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 (4) 溶液A(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的质量。
    5. (5) Ⅱ.在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课上,同学们把打磨光亮的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铝片表面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同时,还看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6. (6) 【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O2    猜想二:H2     猜想三:CO2     猜想四:SO2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

    7. (7) 【实验验证】

      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

      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实验结论】

    8. (8) 【反思与交流】CuSO4溶液可能显性(填“酸”或“碱”或“中”).
五、<b >计算题</b>
  • 15. 小滨同学为了测定某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2.5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g

    10.8

    9.6

    8.1

    8.1

    试计算:

    1. (1)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求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