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柳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04-09 浏览次数:3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单选题</b>
  • 1. 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 . 刻度尺 B . 温度计 C . 电子秤 D . 秒表
  • 2. 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 . 手指 B . 琴弦 C . 弦柱 D . 空气
  • 3.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
    A . B . 千米 C . 千克 D .
  • 4. 图中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 蜡烛在平面镜的像 B . 街角处凸面镜扩大视野 C . 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 D .  墙上的手影
  • 5.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 . “雾凇”的形成 B . “雪花”的形成 C . “露珠”的形成 D . “冰柱”的形成
  • 6. 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是( )
    A . 放大镜 B . 照相机 C . 幻灯机 D . 平面镜
  • 7. (2017·遂宁模拟) 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A . 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 . 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 . 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 . 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 8. (2017八上·福建期中)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 . 变大,6m B . 变大,5m C . 不变,8m D . 不变,6m
  • 9. 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线而形成的,如图所示。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  )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折射 C . 光的色散 D . 光的直线传播
  • 10. 如图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测量跳远成绩时,下列测量工具合适的是(  )
    A . 分度值是1cm的15m的卷尺 B . 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C . 分度值是1cm的1.5m的钢卷尺 D . 分度值是0.1mm的游标卡尺
  • 12. 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 . 345mm B . 180mm C . 165mm D . 15mm
二、<b>填空题</b>
  • 13.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天平是测量的工具。
  • 14. 太阳、月亮中,是光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 15. 图甲一人用手敲桌子,另一个耳朵紧贴桌面能听到敲击声,这说明可以传声;图乙所示的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方面控制噪声的。

  • 16. 沸腾是在液体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 17. 人们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物体发出的声音,这是描述声音的;听音乐时,我们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笛子声,是小提琴声笛子声的不同。(以上两空选填乐音的一种特性)
  • 18. (2017八上·武安期末)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19. 不锈钢勺和塑料直尺中,是导体,是绝缘体。柳州市的夜景闻名中外,所用的灯具就是应用LED灯这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LED灯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用材料制成的。
  • 20. 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34.5g,向烧杯中倒入90cm3的盐水后,重新称量,待天平刚好平衡时,右盘中有100g、20g、10g、5g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应的刻度是0.5g,则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g,盐水的密度是kg/m3
  • 21. 小明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他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 . 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 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 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漆积之和,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是×103kg/m3 , 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是
  • 22. 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

三、<b >作图题</b>
四、<b >实验题</b>
  • 25. 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 (2)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3. (3) 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 (4) 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
  • 26.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活动中。如图所示,将一块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0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 (1) 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缎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
    2. (2) 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M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 (3) 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 (4) 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2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 (1) 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3. (3) 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 (4) 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 28. 在测油密度的实验中:
    1. (1) 把天平放在,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 (2) 小明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和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54.4

    3. (3) 小明又设计出测油密度的另一种方法,步骤如下:

      A.测出空烧杯质量m0

      B.往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油,测出烧杯与油的质量m1

      C.测出量筒内剩余油的体积V0

      D.往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油,测出体积V.

      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油密度的表达式ρ=

五、<b >计算题</b>
  • 29. (2017八下·海安期中)

    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4kg的水.求:(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kg/m3

    1. (1) 瓶中水的体积V1

    2. (2)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 (3)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