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地理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8-12-07 浏览次数:28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大巴山地形崎岖,限制了南北两侧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2017年12月6日,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连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让“蜀道难”成为了历史。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西成高铁穿越了(  )
      A . 地势第二、第三阶梯 B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C . 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D .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2. (2) 由“蜀道难”变为“蜀道不再难”的主要影响是(  )
      A . 推动了成都附近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 B . 带动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C . 促进区域间物资调配和经济协同发展 D . 利于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3. (3) 西成高铁开通当日,从西安到成都沿线可以看到(  )
      A . 剑门关日出时影子朝西南 B . 汉中附近河流结冰封冻 C . 成都附近许多太阳能电站 D . 西安地区草木枯黄凋零
  • 2. 甘肃省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上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13年乌江镇被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育种基地,并大力推进节水农业,“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2016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的生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与我国南方稻米相比,“乌江贡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A . 历史悠久,种植技术较高 B .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C . 光照充足,有机质积累多 D . 夏季高温,热量丰富
    2. (2) 导致“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主导因素是(  )
      A . 政策 B . 市场 C . 气候 D . 技术
    3. (3) 2016年,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粮食产量 B . 保护传统品牌 C . 发展绿色农业 D . 推进农业产业化
  • 3.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 . 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 B . 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升高 C . 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 D . 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2. (2) 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
      A . 土壤肥力较低 B .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C . 大气温度较低 D . 地表风化作用强烈
    3. (3) 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 . 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 . 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 . 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 . 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 4. 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最后注入大西洋,河口三角洲一带地势特别低平,布满岛洲和沼泽,定期遭受泛滥。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的时空分布相差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①、②、③三地区年降水量由大到小排列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② C . ③①② D . ③②①
    2. (2) 奥里诺科河口三角洲定期泛滥的时间是
      A . 1月-2月 B . 3月-5月 C . 5月-10月 D . 11 月-次年1月
二、综合题
  •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挝是工业不发达的内陆山国,铜矿资源品位高,多露天矿,主要工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等。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精炼铜生产国,同时需要进口大量的优质铜矿。近年来,中国公司积极参与老挝铜矿的勘测和开采,开采的矿石主要运回国内加工,再销往中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目前,中国铜业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甲地区,中部乙地区(如图)涉及较少。

    1. (1) 分析老挝铜矿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 (2) 分析中国公司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甲地,而乙地较少的原因。
    3. (3) 简述中国公司开采老挝铜矿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4. (4) 有人建议老挝本国应该建铜矿精炼厂,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 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横断山中的纳帕海属于季节性天然湖泊,湖水从西北角的溶洞泄入地下河,最后注入金沙江。每年6、7月份湖水位猛涨,湖面面积达到3125km2,11月后湖面大幅度缩小至500km2,湖底裸露形成大片的沼泽草甸。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湖水季节性特点,纳帕海被称为鸟类长途迁徙的“驿站和家园”,每年在此越冬的鸟类,高峰期数量超过两万只。下图示意纳帕海位置及周边区域图。

    1. (1) 分析纳帕海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2. (2) 纳帕海被称为鸟儿的“驿站和乐园”,试解释其原因。
    3. (3) 推测观鸟爱好者到纳帕海观鸟的最佳时期,并说明理由。
  • 7.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17年,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实施提质扩容工程,将悬索桥的原有木板更换为钢化玻璃,改造成国内首座横跨黄河两岸的3D玻璃桥。该桥利用3D画面,再现黄河壶口瀑布、大漠黄河、蓝天白云等景观,不仅有透明玻璃桥的刺激,还有3D体验的惊险之感。自7月31日亮相后,深受到游客的追捧。

    分析沙坡头旅游景区将木板悬索桥改造成3D玻璃桥的原因。

  • 8.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新疆的胡杨林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两岸,构成一道长达数百公里连绵断续的天然林带,有效地保护着沙漠边缘的绿洲农业。胡杨树虽然极具抗旱性,但它也需要相应的水分才能维持生存。为了适应干旱环境,胡杨大多生长在有水的地方,当沙漠里的河流或水源改变方向时,胡杨的生存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近年来,因干旱缺水和人为破坏因素,胡杨林面积锐减,目前仅存2万多公顷。

    说明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并提出保护胡杨林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