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自贡市牛佛片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

更新时间:2018-03-21 浏览次数:244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 x ”代表的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 2. 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酒精挥发 C . 玻璃破碎 D . 钢铁生锈
  • 3. (2016九上·梁溪期中) 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单质
  • 4.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A . 植树造林 B . 使用一次性餐具        C . 垃圾分类处理 D . 绿色出行
  • 5. (2017·扶余模拟) 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塑料盆 B . 紫砂壶   C .  木铲 D . 铁锅
  • 6. (2016九上·娄底期中)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体积很小 C .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 分子间有间隔
  •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量筒读数     B . 蒸发食盐水 C . 倾倒液体     D . 熄灭酒精灯
  • 8. 依据所给食物的近似 pH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玉米粥

    pH

    3.5~4.5

    2.9~3.3

    6.3~6.6

    6.8~8.0

    A .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B . 葡萄汁的酸性比苹果汁强 C . 玉米粥和牛奶显碱性 D .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常喝玉米粥
  • 9. 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B .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 . 生活中常用的合金、塑料、蚕丝等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CO2、臭氧等
  • 10.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17·邵阳模拟) 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 NO B . NO2 C . NH3 D . HNO3
  • 12. 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16九上·五莲期中)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7.6

    2.0

    0.2

    0

    反应后的质量(g)

    3.2

    X

    5.8

    0.4

    A . X=0.4 B . 丁一定是单质 C . 甲和乙是反应物 D . 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
  • 14. 下列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 .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 . 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 .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 15. 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b>填空题</b>
  • 16.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 (1) 2个氯原子
    2. (2) 葡萄糖分子
    3. (3) 铵根离子
    4. (4) 硫酸亚铁中的阳离子
    5.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7. 厨房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 (1) 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
    2. (2) 防止菜刀生锈的常用方法是
  • 18. 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
    1. (1)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使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序号)

      A.青菜      B.馒头     C.鸡蛋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元素;

    2. (2) 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 食用霉变的食品 B .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C . 常喝牛奶或豆浆.
  • 19. 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2. (2) 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填“甲”或“乙”)
    3. (3) 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 20. 2007年3月22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下列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
      A . 搅拌 B . 吸附 C . 静置 D . 过滤
    2. (2) 某同学用相同的铁钉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的实验如图。经过一周观察:试管A 和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①通过探究发现:铁生锈是铁与共同存在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②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

    3. (3) 某同学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步骤如下:①计算:氯化钠的质量为,水的质量为 ;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并贴标签。请在装有所配制溶液的试剂瓶(见下图)标签上标明相应信息。

  • 21. 在下列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属于单质,A为黑色固体(一种金属氧化物),C属于盐。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化学式表示:AB
    2. (2) 写出甲单质在生活中的一个用途
    3. (3)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22.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b
    2. (2)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填字母)。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
三、<b >科学探究题</b>
  •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写出A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B实验用于确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实验前K1、K2均处于关闭状态).请写出实验中K2处于关闭状态下打开K1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实验全过程(先关K2开K1 , 再关K1开K2)观察到的现象
    3. (3)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液体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烧杯的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一定含有的物质:酚酞、水和,还含有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同学们猜想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CaCl2+Na2CO3=CaCO3↓+2NaCl

      (猜    想)废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物质是:

      A.只有氢氧化钠       B.只有碳酸钠     C.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猜想.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

      (结论解释)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了确切的结论.(下图为同学们根据部分实验现象绘制的关系曲线).

      猜想中一定不成立的是(填序号)

四、<b >计算题</b>
  • 24. 若10g粗锌(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与193.7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有203.5g物质,求:①生成氢气的质量;

    ②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

    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