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

更新时间:2016-11-15 浏览次数:6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下说法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 . 基因a的产生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B .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 C . 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D . 不同地区的群体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
  • 2. 油菜籽的含油量随世代选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

    A . 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 . 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C . 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D . 改变了油菜籽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 3. 某品种花卉只有杂合子,生产上通常用其茎或幼芽繁殖,现要选育高茎(基因型为Aa)、红花(基因型为Bb)的新品种,则应选择的亲本基因型是(  )
    A . AAbb×aaBB B . AABB×aabb C . Aabb×aaBb D . AaBb×aaBb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 B . 单倍体育种常常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 . 大肠杆菌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D .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DNA复制中,可用于诱变育种
  • 5.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华南沿海发现了两个牡蛎未定种,结合线粒体和基因组分析,命名其中一种为电白牡蛎,电白牡蛎无闭売肌痕.而分布在辽宁的长牡蛎,它的闭壳肌痕很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 . 电白牡蛎与长牡蛎由于存在地理隔离而存在生殖隔离 C . 两种牡蛎形态上的差异说明二者基因库不全相同 D . 电白牡蛎出现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 6. 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番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交后代中出现一株三体,基因型为AABbb.下面对该三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亲本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异常 B . 发生了基因突变 C . 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 . 产生的花粉只有两种基因型
  • 7.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 .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 . 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 . 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8. 拟南芥细胞中某个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区段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根尖成熟区细胞一般均可发生此过程 B . 该细胞的子代细胞中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 C . 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D . 若在插入位点再缺失3个碱基对,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 9. 化学诱变剂EMS能使基因中的G烷基化,烷基化的G与T配对.CLH2基因控制合成叶绿素酶,该酶催化叶绿素分解.研究人员利用EMS处理野生型大白菜(叶片浅绿色)种子,获得CLH2基因突变的植株甲(叶片深绿色)和乙(叶片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株乙叶片呈黄色,说明其叶绿素酶失去活性 B . 若植株甲自交获得叶片浅绿色的植株,说明浅绿色为显性性状 C . 获得植株甲和乙,说明EMS可决定CLH2基因突变的方向 D . EMS处理后,CLH2基因经两次复制可出现GC替换为AT的现象
  • 10. 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

    亲代组别

    1组(一对蝇)

    2组(一对蝇)

    …n组(一对蝇)

    子代分两份处理

    A施DDT

    B无DDT

    A施DDT

    B无DDT

    A施DDT

    B无DDT

    结果

    存活较少

    全部存活

    存活较多

    全部存活

    存活很少

    全部存活

    选择

    淘汰

    淘汰

    淘汰

    保留

    淘汰

    淘汰

    A . DDT能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 B . 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加 C . 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D . 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 11. 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 .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 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 . 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 12. 以金丝小枣的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形成2种愈伤组织Ⅰ、Ⅱ,对其镜检,染色体数目如下表.进一步培育出再生植株后,对30个再生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查,发现其中有1个为四倍体植株(4n=48).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上述变异的四倍体再生植株和原品种仍是同一个物种 B . 除染色体变异外,愈伤组织产生的可遗传变异还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 . Ⅱ型愈伤组织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细胞频率为56.6%,远高于Ⅰ型愈伤组织 D . 再生植株变异频率较愈伤组织低,表明多数变异的愈伤组织细胞已失去再分化能力
  • 13. 图1、图2表示某种生物的两种染色体行为示意图,其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两图所示的变异(  )

    A . 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 . 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 . 均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 D . 均涉及DNA链的断开和重接
  • 14. 将二倍体西瓜的花芽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茎尖得到的西瓜植株.下列说法有错的是(  )

    A . 理论上已是一个新物种 B . 体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 C . 所结的果实为四倍体 D . 细胞中都含四个染色体组
  • 15. 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中反映实验采用样方法获得相关的数据 B . 两个不同种群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C . 实验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 D . 实验结果支持“地理隔离是产生生殖隔离的重要原因”的说法
  • 16. 二倍体西瓜幼苗(基因型Aa)经低温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西瓜.下列有关此四倍体西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四倍体西瓜自交不能产生种子 B . 将四倍体西瓜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子 C . 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不能产生后代,存在着生殖隔离 D . 该四倍体西瓜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17. 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 .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 . 是否形成新物种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 . 若环境条件保持稳定,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 . 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 18. 下列各项中,属于单倍体的是(  )
    A . 玉米种子发育成的幼苗 B . 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 C . 单倍体育种形成的小麦抗病植株 D . 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
  • 19.

    科研人员研究棉花细胞核中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连续基因,其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图中Ⅰ、Ⅱ为基因间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I中插入一个抗虫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虫性,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 图中碱基对替换发生在a区段属于基因突变,发生Ⅰ区段不属于基因突变 C . a、b、c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可能同时得到执行 D . 基因b和基因c的启动子分别在图中的Ⅰ、Ⅱ所在的区段
  • 20. 生物在发生进化时(  )
    A . 总是适应环境的 B . 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 . 自然选择总是正向的 D . 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的
  • 21. 下列说法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 . 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B . 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C .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D . 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 22. 2011年古生物学的重大发现之一,是在西伯利亚发现了迄今最早的驯养狗化石,距今大约有3.3万年历史.该化石与现生格陵兰萨摩犬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狼在牙齿特征特别相近.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狗可能是人类通过驯养狼演变而来的 B . 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 .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 D . 在进化过程中,某种生物的遗传信息和DNA双螺旋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 23. 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 B . 种群在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代代相传 C .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 . 雌孔雀对配偶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 2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导致死亡.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白血病的发生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 B . 图中融合基因PML﹣RARa属于原癌基因 C . 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的原理相同 D . 三氧化二砷使癌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 25. 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0%、60%和20%.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如图则各基因型个体在此环境中竞争能力的大小关系最可能为(  )

    A . AA<Aa=aa B . AA=Aa>aa C . AA=Aa<aa D . AA<Aa<aa
  • 26.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B . 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C . 不同物种间的共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D . 通过多倍体育种可形成新物种,说明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27. 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B . 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 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1:1 D . F2中雄果蝇个体占
  • 28.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既可由环境因素诱发,又可自发产生 B . 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不都是先天性疾病 C . 自交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 . 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
  • 29.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 . 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A和a基因互换一般属于基因重组 C . 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 采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可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