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新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12月月考...

更新时间:2018-05-02 浏览次数:3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图中A点以下河段被称为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汇流而成。两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山区,主要靠山区融雪和上游降雨补给,中下游地区是伊拉克灌溉农业区,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坝。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阿拉伯河河口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
      A . k1支流 B . k2支流 C . 底格里斯河 D . 幼发拉底河
    2. (2) 下列月份,图中沼泽面积最大的是(  )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3. (3) 推测下列工业产品哪种为该国出口量较大的商品(  )
      A . 化肥 B . 钢铁 C . 服装 D . 水泥
  • 2. 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人口与主要城镇分布图(数值为各区域占省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区人口密度最小和最大的地区分别是(  )
      A . 日喀则地区、拉萨市 B . 林芝地区、山南地区 C . 阿里地区、拉萨市 D . 那曲地区、昌都地区
    2. (2) 图示城镇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主导因素是(  )
      A . 沿平原分布、水源 B . 集中于河谷地带、热量 C . 沿山麓分布、交通 D . 集中于河谷地带、土壤
  • 3. “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左下图)。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
      A . 冬季暴雪 B . 台风频发 C . 多洪涝灾害 D .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 (2) “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上图)中的(  )
      A . a地 B . b地 C . c地 D . d地
  • 4.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
      A . 山地、高原、盆地 B . 山地、平原、高原 C . 高原、山地、平原 D . 山地、平原、盆地
    2. (2) 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 A.
      A . 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 . 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 . 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 . 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 5.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某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作物与实际分布明显不符,该作物是(  )
      A . 棉花 B . 黄麻 C . 茶叶 D . 甘蔗
    2. (2) ①、②、③、④四城市中,IT产业比重较高的可能是(  )
      A . B . C . D .
  • 6.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乙中的丙国在图甲中的位置是(  )
      A . B . C . D .
    2. (2) 从减少工程投资、减少施工难度的角度考虑,滇新(昆明—新加坡)铁路的修建不需经过(  )
      A . 越南 B . 老挝 C . 泰国 D . 马来西亚
    3. (3) 从中国乘船驶进①国附近时,人们都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
      A . 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 . 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 . 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D . 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 7. 下图示意印度洋东部某火山岛,岛上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自19世纪下半叶该岛就开始了磷酸盐矿的开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示岛屿(  )
      A . 面积大约为300 km2 B .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C . 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D . 水系呈向心状分布
    2. (2) 岛屿沿岸多悬崖峭壁,其形成原因是(  )

      ①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石海岸

      ②火山活动,导致大陆板块上升

      ③降水丰沛,河流侵蚀严重

      ④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3) 关于该岛磷酸盐矿开发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岛屿东北部临近港口和机场,便于磷酸盐运输 B . 开发磷酸盐矿,要特别注意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C . 磷酸盐矿日趋枯竭,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D . 废矿石中细小物质随风漂移,易造成大气污染
  • 8.   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B . 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C . 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造成的 D . 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2. (2) 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B . 马六甲海峡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C . 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D . 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 9. 读“等高(深)线地形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  )
      A . a——大陆坡 B . b——大陆架 C . c——海沟 D . d——海岭
    2. (2) 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  )
      A . 太平洋板块 B . 美洲板块 C . 非洲板块 D . 印度洋板块
  • 10. 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  )

    A . 石油主产区 B . 高山冰川区 C . 人口密集区 D . 森林分布区
  • 11. 2015年11月5日由韩国日报社主办的,“2015中国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转换期中的中国经济,机会与挑战”。结合“韩国位置及交通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山东省威海市和韩国仁川市被选定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仁川被选定为示范区,其最主要的优势是(  )
      A .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捷 B . 科技力量雄量,劳动力素质高 C . 人口分布稠密,国内市场广阔 D . 矿产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示区域地势西高东低 B . 仁川向北距离“三八线”约100千米 C . 南部沿海海岸线曲折破碎,地震灾害多发 D . 河北石家庄与仁川纬度相当,均为温带季风气候,但气温年较差比仁川大
    3. (3) 济南市正依托北部的新材料产业园区,筹建“中韩尖端产业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开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该示范区建成后所带来的影响是(  )
      A . 使济南市城市功能用地紧张,大气污染进一步加剧 B . 韩国产业大量转出,造成产业“空心化”现象 C . 增加了济南的发展动力,促进产业升级 D . 加大中国同类产业的生产成本,市场竞争力下降
  • 12. 河南是全国农业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2010年9月计划用人30万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动土奠基,目前富士康正带动其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企业落户郑州及周边地市,河南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基地。左图为太行山东麓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太行山对其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最有利影响是(  )
      A . 太行山阻挡冬季西北寒冷气流,提高冬季气温 B . 东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增加夏季降水 C . 山麓地带流水沉积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D . 太行山海拔较高,山地垂直差异显著,农业类型多样
    2. (2) 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兰州等沿线城市的缺水问题 B . 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 调入地可见到四合院 D . 调出地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 (3) 富士康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河南省的积极影响是(  )
      A . 减少就业机会,增加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 B .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 C . 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D . 提高郑州城市化水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13. “百度迁徙地图”是基于地理定位的服务,通过对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人口迁徙的轨迹与特征。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的某日百度迁徙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百度迁徙地图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 RS、GIS B . GPS、GIS C . GPS、RS D . 数字地球
    2. (2) 通过百度迁徙地图可以(  )
      A . 统计人口迁移方向 B . 分析城市服务范围 C . 判读商业中心位置 D . 科学安排交通运力
  • 14. 读下面两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①②两河三角洲处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①荒漠            ②热带季雨林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⑤温带落叶阔叶林

      A . ①③ B . ①⑤ C . ③④ D . ②⑤
    2. (2) 初冬和早春,②河上游河段易发生决堤现象,这种现象还可能发生在(  )
      A . 莱茵河 B . 乌拉尔河 C . 伏尔加河 D . 叶尼塞河
  • 15.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 土壤、水源 B . 光热、降水 C . 风向、地势 D . 地形、河流
    2. (2)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 水土流失 B . 沙尘暴 C . 土地盐碱化 D . 洪涝灾害
    3. (3) 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6. 图示意欧洲部分城市冬、夏季气温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城市a→e(  )
      A . 气候大陆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 B . 年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 C . 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全年湿润 D . 年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2. (2) 影响城市a→e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B .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C . 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D . 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 17.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一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 . 雨水 B . 地下水 C . 湖泊水 D . 人工提水
    2. (2) 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
      A . 2~6月 B . 5~9月 C . 8~12月 D . 11~次年4月
    3. (3) 当洞里萨湖沿岸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广时,下列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达到最广的是(  )
      A . 甘蔗 B . 油菜 C . 棉花 D . 花生
  • 18. 下图是我国某地植被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甲地相比,乙地(  )
      A . 平均气温低 B . 平均海拔低 C . 平均坡度小 D . 林带面积大
    2. (2) 据图示信息推断,该地(  )
      A . 可能是湖南某山区 B . 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 . 居民区位于河流冲刷岸 D .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不明显
  • 19.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 . 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 .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 .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 (2)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 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人为因素 D . 地形因素
  • 20. 生态足迹是维持一个区域生存所需要的能够提供资源并吸纳废弃物的地域空问。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牧交错区生态足迹,可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下表是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农牧交错区(41.5°N—43°N,114.5°E—117°E)生态足迹统计(表中单位ghm2为全球性公顷,即各类土地转换后可比的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区域农业生产(  )
      A . 消费足迹中耕地低于草地 B . 生产足迹中耕地高于草地 C . 生产足迹高于消费足迹 D . 生产与消费足迹之比耕地高于草地
    2. (2) 该区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 过度开垦 B . 过度放牧 C . 过度樵采 D . 水源短缺
    3. (3) 该区域今后的功能定位应以(  )
      A . 生态保护为主 B . 畜牧业为主 C . 混合农业为主 D . 种植业为主
  • 21. 香料在历史上曾是我国与许多国家贸易的主要产品,岭南地区是我国香料植物的主要生长地,下图为历史上香料作物运输路线和中国著名制香基地图。回答下题。

    图中制香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 . 香料众多,原料丰富 B . 劳力廉价,动力充足 C . 山区地形,地租便宜 D . 沿海地区,水源丰富
  • 22. 德国与印度同属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与前者相比,印度发展钢铁工业优势区位条件有(  )
    A . 劳动力素质高 B . 水陆交通便利 C . 铁矿石丰富 D . 煤炭丰富
  • 23. 结合日本轮廓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地所在岛屿因南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被称为“硅岛” B . 乙地因纬度较高而导致冬季降水量多 C . 丙地所在关东平原因农业发达会有大量农产品出口 D . 该国城市和工业集中在日本海沿岸地区
  • 24. 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无坝引水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都江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与外江,分水堤构筑在岷江的弧形弯道上。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是4∶6,同时如果水量超过宝瓶口,水就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读“都江堰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夏季洪水中只有约20%的泥沙通过宝瓶口由灌溉渠道进入成都平原,主要是因为(  )
      A . 凸岸泥沙沉积,凹岸流速快,进入宝瓶口泥沙少 B . 内江从飞沙堰排出的河水流速快,泥沙含量大 C . 外江江面比内江宽,水流速度比内江快 D . 随洪水而来的泥沙大部分随表层水流流向外江
    2. (2) 岷江是长江流域水量较大的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段。下列有关岷江中下游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西侧支流比东侧支流流速慢 B . 东侧支流水能资源更丰富 C .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D . 雨水是唯一的补给水源
  • 25. 下表为“我国三大城市群部分资料统计表”,下图为“我国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由表可知,三大城市群中(  )

      ①人口密度最小的是珠三角

      ②城市人口最少的是京津冀

      ③GDP占全国比重最大的是长三角

      ④单位面积城市人口最多的是珠三角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目前,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特征主要有(  )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②逆城市化日益显著

      ③城市新区不断涌现  ④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3. (3) 当前,三大城市群面临的共性问题有(  )

      ①基础设施承压过大

      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③产业结构差异巨大

      ④国内经济发展腹地偏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综合题
  •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湄南河发源于泰国北部山地,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全长1 352千米,是泰国第一大河,首都曼谷就坐落在湄南河的入海口处。首都曼谷所在的泰国南部地区洪灾危害严重,如2011年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至少造成700多人死亡,数百万人受洪水影响。

    图a和图b分别为泰国地形图和曼谷气候直方图。

    1. (1) 描述泰国的地形特点。
    2. (2) 简述湄南河上、下游段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 (3) 2011年曼谷附近遭遇持续4个多月的严重洪灾。分析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
  • 27.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部,该国北部铁矿资源丰富、品位高、埋藏浅,过去铁矿石直接通过铁路运到沿海港口,出口欧洲。2013年该国加大了对铁矿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2014年与我国合作在塔扎迪特附近投资建设铁矿冶炼工业基地,成为集开采、冶炼、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工业基地。

    1. (1) 指出毛里塔尼亚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 (2) 我国企业在塔扎迪特建设铁矿冶炼工业基地,试分析当地发展冶炼工业有何优势。
    3. (3) 近年来,该国在甲地发现储量丰富的磷矿,有人提出应在甲地建磷肥厂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 28.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流传深远、脍炙人口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中华翘楚。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 (1) 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怪”最多,简析其原因。
    2. (2)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3. (3)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沪宁杭地区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4. (4) 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
  • 2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涅瓦河口三角洲上的圣彼得堡,是18世纪初彼得大帝在丛林和泥潭(沼泽)上建设起来的,是俄罗斯通往欧洲西部的出海口,现在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城市,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

    1. (1) 描述涅瓦河的水系特征。
    2. (2) 分析18世纪前涅瓦河口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
    3. (3) 评价18世纪初圣彼得堡建城的条件。
    4. (4) 简述圣彼得堡发展造船工业的有利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